开始那句话,涉及到赔偿,一般都是双方协商。
如果一方对另一方的报价,存在严重质疑。那么建议走司法程序。
司法程序,才能把不合理的瞎报价,瞎溢价,挤水分。
比如,涉及到收费的维修,只换不修?这个是不是违法? 厂商,销售商,敢闹大???
【 在 hulu0604 的大作中提到: 】
: 朋友的娃在小区骑车,蹭到了一辆婴儿车,有一点剐蹭痕迹,发微信给我说对方要求赔六千多,我表示震惊,还以为听错了。 对方的童车原价一万二,对方向旗舰店询价说只能换不能修,换一根六千多。 我立马想到这不是刚发生“温州崔克天价赔偿”的翻版吗? 这划痕非常轻微,各位怎么看?
:
: 补充 :“温州崔克天价赔偿事件”刚刚发生的事,一骑友的崔克自行车(自行车中的法拉利)停在路边被另一骑友搬车时蹭倒,车架被擦伤,车主找专卖店定损三万八,原车五万左右。 专卖店给出的解释,是碳纤维无法修复,只能更换。
: ...................
--
FROM 183.24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