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这个东西历朝历代都从来不缺有本事的人,更加不缺某一方面出类拔萃的甜菜,那么怎么挑出来就涉及到了选拔章程。无论过去的科举还是如今的高考,其实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区别只是不同社会环境下有所侧重。
事实上对于国家来说并不存在浪费。因为首先章程本身就是国家按需求制定的,其次选拔成本注定了不可能为了覆盖一切极小可能性去无限制搞大规模特种海选。事实上高考就是前者,而奥赛属于后者。所以国家将高考定位于综合学科考试,而将后者严格限制为奥赛并且规定单学科,进而一年挑出来260个人进而理论上可以进入任何自己心怡的大学,现在不知道有没有扩。
那么没有进入章程的怎么办,特立独行的人历来只能靠自己。
【 在 smthxe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总是喜欢用我自己来举例,不是你们理解的怀才不遇或者自恋什么的,而是我和你们走了不同的路,我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向你们解释不同的认知,在你们认知里可能无解理解和认识学历之外的能力,但通过我的视角,可以让你们意识到学历之外的能力是存在的,虽然我不是什么顶级的人才,但在社会上可以填补很多高学历不具备的能力,而且我相信还有很多类似我这样的人,被社会拒之门外,在社会的底层为生存而挣扎,这对国家来说是巨大的人才浪费
: 发自「今日水木 on HMA-AL00」
--
FROM 120.24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