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时摆在那儿,你不学古文,你觉得那些时间你就可以自由支配了吗?
而且,咱们应该都是过来人,你应该明白,学习这东西,投入产出真不是像工厂流水线那样可以简单地用时间一个参数来衡量的。上学时,只有学渣和他们的家长才会天天说晚上学到了几点几点。老祖宗一直强调“君子不器”“我身不器”,看来你是“不明白”的。你把你孩子当成个大水缸、大罐子(或者其他什么容器,whatever),那你的孩子就只会是一个大水缸、大罐子而已。“我可以腾出时间来学别的”,它只是一种美好愿望。现实更可能是:不想学、学不明白的我不学了,我想学的还是学不明白。腾出来的时间,多刷了一会儿手机,多玩了一会儿游戏,也就过去了。
我上边其实已经强调过了,再总结一遍:
1、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充满了不确定性。你知道哪个将来在菜市场为一块钱跟买菜的骂街,哪个将来在国际场合和洋人“骂街”?过早地用“有用”这种标准来衡量这些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的孩子,是对他们未来的不负责任。甚至,可能把阶层固化提前到义务教育阶段。
2、从系统设计来说,适当增加冗余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这是抵消不确定性的一个方法。从国家选拔人才的角度说,也需要学生群体对知识的掌握有一定冗余,而不是追求刚刚好。面对充满不确定的世界,追求极致确定性的投入,这从思想根子上就错了。(说实话,我又想起了某市2年前的“五度”。。。)
【 在 longlong4036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你只能去学那些最有用的东西,古诗词现在看来就没那么实用,假如你对某些不那么实用的东西很感兴趣而去学,那另说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