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那段被计划经济深刻烙印的岁月里,国有工厂中一直遵循着“以厂为家”思想下的集体所有制。
工人们从摇篮到坟墓,国有工厂提供了包括医院、幼儿园、学校、电影院、食堂、住宅、养老等等一条龙的服务,工人阶级在当时享受着让很多人羡慕不已的“优越”生活。
这种理念下运行的工厂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而是逐渐演变成了一座座繁荣的小镇,比较典型的当年有很多建在中西部地区的三线企业,这是在当时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在当年的国有企业中,除了部分类似烟草这样的高利润行业之外,很多从事一般加工生产的工厂创造的利润价值并不足以保障工人的福利待遇和城镇的运行。
为了维持这套理想社会模型的运转,国家一方面通过“工农业剪刀差”从农业转移劳动价值补贴工业,另一方面通过“双轨制”统购统销,为国有工业提供廉价原材料,再高价采购他们的工业产品。
通过这样“一增一减”增厚了国有工业利润水平,这才维持住了很多国企工厂的岁月静好,而那个年代的农民为此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摘自工 总 好“去时年”《时隔30年,重回风雨:90年代“下岗”与20年代“失业”(二)》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对,我娘家大山也类似,有自己的火车站,曾经想自己个弄个火葬场最后没让盖,以及也不让自己办银行。。不过其实也就那么回事,曾经工作稳定福利健全没有工作压力,生老病死的啥都管包括找不着对象生不出来孩子,但过了那个舒适期之后也就过去了,我娘家大山从96年放开毕业分配就有人不再回去了,97年一下子从设计院走了几十个移民的,后面职工子弟哗哗的往大城市走,很多年轻人不会喜欢一辈子看到老的波澜不惊,况且在那个社会环境下人的身份是谁的孩子谁的老公老婆谁的女婿儿媳妇,舒服是舒服,没意思是没意思。
:
--
FROM 120.24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