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牛角尖了。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让更需要的人有座位,好事情。
从动机的角度,可能性很多,也可能之前在看手机,下车的时候才看到老人孩子。不见得是目的是为了自己的感觉。反倒是怀疑别人这么想的人,可能心理和思维习惯需要注意一点,不太正面。
从行善的角度,只管自己做事,不期待也不在意别人的感谢。
并不存在下个轮到座位的人,你总见过抢座吧?
而且,你的逻辑对于正常让座仍然可以追问,你不坐了有什么权力移交最近者排队的座位使用权?
能说出“还默默背负他不可能让座的有罪推理,还失去了自己做好事的机会。”的人,满脑子考虑的都是自己啊,狭隘了。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站多久的问题,是动机不同。看到老人就站起来,目的是为了老人有座。看到老人,等自己下车再站起来,还当众指定老人来坐,目的是自己感觉良好。不用站着辛苦,又享受了老人的感谢、众人的欣赏。这里受损的是下个轮到座位的人,不但自己没坐上,还默默背负他不可能让座的有罪推理,还失去了自己做好事的机会。老人也倒霉,要感谢那个坐着看着他挨挤好几站的人。
--
FROM 223.7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