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纯粹是给儿子养废了,养的好吃懒做,也没啥出息。。。
要是儿子养的好,能吃苦能努力,也就没那么多辛苦可言了。。。
长年接触农民工群体,并不都是你说的这种。。。
大把的把儿子养好了的,到儿子工作几年后就有一定能力,或是回家养老了,或是打工挣自己的花销嚼裹就完。。。
也有只有女儿的,女儿养的好,找的女婿也靠谱的,晚年也是无忧了。。。
所以,自己有个怎样的晚年,要看自己年轻的时候怎么做的。。。
虽然有些人会遇到突发事件,但大多数人,还是种什么瓜,得什么果。。。
【 在 lanny0902 的大作中提到: 】
: 钟点工吴姐,在我家辛勤工作了整整七年。这七年里,我们相处还算融洽,常陪我妈聊聊天。初来我家时,她的儿子正在读大专,她和丈夫、女儿在北京打拼。吴姐一周有六天在我家,每天四个小时,下午她又到小区邻居家工作四个小时。到了晚上,她还得奔赴旁边小区再工作两小时。每周日不来我们家,她还去五道口的一户人家干上一整天。可以说,除了五一、中秋、十一这类法定节假日,全年无休。
: 吴姐的女儿离婚后,在超市当收银员。她的丈夫则在小区里做保洁,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总拿身体不好当借口,常在家躺着。他们所谓的家,不过是城中村大杂楼里的一间屋子,环境简陋。好不容易等儿子大专毕业来到北京,还带着女朋友。儿子在北京找了份工作,可他的女朋友却基本赋闲在家。接着,吴姐便开始为儿子的婚事操心。当时她儿子才 22 岁。先是为儿子在老家城里购置房产,接着筹备聘礼、操办婚礼。买房时,儿子一直抱怨还房贷压力太大,觉得不划算,为此家里没少起争执。一番折腾下来,吴姐坦言欠下了外债。
: 儿子婚后,便和媳妇回了老家,儿子外出上班,媳妇依旧在家闲着。老两口无奈又回到北京继续打工。吴姐再度开启连轴转的工作模式,可她丈夫依旧是那副不积极的样子。吴姐跟我们倾诉,说自己身上没钱了,得努力赚钱。她觉得当年没让女儿读书,女儿小月子时,因为儿子阻拦,也没能去照顾(儿子说姐姐婆家不管,自家也别管)。她想存五万块钱给女儿,同时也为自己攒点养老钱,毕竟老两口都没买养老保险,老了也没有退休工资。
: ...................
--
FROM 103.9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