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看明白老人是去世了还是活着的。我娘娘家大山有户是去世的,背景从性质上说大差不差差不了多少,老人的孙子赶在十年年关和叔叔打了官司,官司还没打完。
从原文看那会儿不是先有地才有房,而是先有房就有地,小儿子出钱盖的房无论是给谁住的,那个房归属就是小儿子的,只不过他给父母住了。
很多事情要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看,过去农村没有儿子给父母盖房的概念,只有父母给儿子盖房的义务,所以那个房是小儿子的。
至于你说的分家,如果真的是分家,那么每一份将只有一个家主,如果真的是分家导致的父母跟了某个已婚的孩子,父母将失去家主的地位而变更为依附于那个子女吃饭的,其余啥都没有。也就是说一旦分家成三户,父母将一无所有,除非他们分成四户,分成四户才会有父母的份额,否则一切都是小儿子的。
但是对于公家来说人懒得管,于是就只管闭着眼睛按人头登记。
于是只要老人还在,对公家来说那个房就成了是老人在住,于是会按老人登记,再往下要看补偿方案关于地和房以及户的规定。
如果打官司的话,我知道的分两种情况,会先看过去村委会手里的备案登记是谁的名,是谁的名那么房和地就是谁的,不管别的。比如如果用了老人的名儿,那就是老人的。是小儿子的名儿,就是小儿子的。
如果过往没有做登记,那一般是走当时的约定俗成,谁盖的房会是谁的,基于有房才有地,所以地会跟着房走,全是小儿子的。
但户一定是居住人的,就是居住安置款一定是老人的,毕竟他们不是租户。
如果老人已经没了,农村的常规是当初谁占了是谁的,比如类似背景下小儿子一定会占房,毕竟所有人都知道那是他盖的房,说不出来别的,那么自然官方会让他签字。至于后面想要,就得打遗产官司,打遗产官司还是会走前面那个扒拉登记然后看补偿安置的路子。不过没有三五年打不完,我老家那户已经打了三四年了,还没排上号,那个孙子已经出国打工去了,我猜如果他挣到了钱可能也就不打了。
【 在 zmu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帖子就是给另外一个帖子回帖的某个蠢货科普了,为啥一个人盖了3座房子,自己变成没地方住了。这就是分家,那个蠢货都不懂。
: 再说你这个帖子
: 他们三兄弟当初分家的时候,大概率对老父亲的养老是分担,比如是住老三家,其他家往外抬相关费用。这样的话,盖这个房子产生的收益,应该适当分老大老二那两支一部分,当然主要收益还得是给老三,但是多少给那两家分点。
: ...................
--
FROM 120.24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