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这种风险 ,适合于任何刑事案件的嫌疑人。
要离职补偿也可能成为嫌疑人,比如251;
买到假货要赔偿也可能会,比如诉华硕和诉三鹿的;
在网上骂无良药企也可能会,比如揭露药酒的。
你非要假设这么一个被迫害场景有意义吗?不如回去多警惕下资本家。
【 在 binghuo2014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喝酒后发生xx,很容易被认定为强,这个案子发回重审后,四年改为三年
: 第二,即便经过漫长的司法程序,男方最终被认定为是个好人,但是他已经被长时间控制,这段时间男方的损失非常大,可能工作,学业,生誉都毁了。而女方无需承担责任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修改:shixiangyun FROM 123.127.143.*
FROM 123.12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