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分析,因为没人能预估疾病和寿命。
职工医保的待遇比城乡好一些,额度和比例都不太一样。
但是如果全部本人缴纳,那么大多数人的职工医保是回不了本的,比如你可以计算一下过往十年的医保支出,然后按照未来正常就医的疾病种类预估下未来的支出,然后会发现除非出现重大疾病,否则想让医保能够报掉十七万将需要很多年,而且报销本身意味着是消费支出,考虑到有乙类自负和起付线,医保报销十七万意味着自己要再支付也许五万左右去看病。
那么这样看看,门诊大概率是不咋合算的,从而取决于寿命。
可是假如不是门诊呢?那可能只是一个手术的事儿,真摊上了是没办法再改的。
然后继续可是,可是假如长寿呢,那么门诊未必不合算。
那么假如不是长寿呢,不好说了。
基于没有人能知道那些假如的几率有多高,包括连你们现在的医保支出都不清楚,没人敢说能分析明白,毕竟谁敢说未来呢。
这种事儿没人敢给别人拿主意,问问你父亲自己吧,他想补就给他交钱,就当买个安心。不想补就赌一把城乡保障,从趋势看城乡的待遇应该还会更加完善,我们国家托底的态势是很明显的。
顺便,职工医保有的地方可以按年补缴,你可以问问当地行不行。不过按年补缴的缺点是基数是变的,就是事实上按年补缴比一次性补缴总支出会高一点,相应负担会小一些。
【 在 cccmmm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父亲今年退休,社保满了15年,但是医保只交了10年,需要补缴15年,我粗略算了一下需要补缴17万左右(北京的),不是小钱,所以现在有点懵,到底是一次性补缴合适,还是干脆就直接交城乡居民就行了,这有什么区别吗,有没有专业人士或者办过帮我分析一下。
--
FROM 120.24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