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的模式是把人朝机器培养。
有条件一定读一些人文经典。。
【 在 JavaGuy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回想我小时候,虽然因为是学理工的看的名著不多,但一半是家长督促推荐、一半个人兴趣,中外名著20来本还是读过的,像最知名的中国的四大名著、古文观止,以及西方的如莎士比亚、雨果大仲马这些人的,多多少少读了一遍。40多岁中年男回头来看,要说对安身立命有啥帮助那是没有的,那些要靠专业知识或者在社会上混出来的情商;要说对个人修养或思想境界、审美之类的提升,可能有一点,但由于在中国社会上混实在是过于忙碌、焦虑,除了偶尔能静下心来回顾一下(可能占目前生活不足5%时间),实在太有限。
: 如今的娃成长环境又有了很大的变化,自媒体、超大信息量、AI辅助都是之前没碰到过的现象。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没有志向将来以文学谋生的孩子来说,家长是否还有必要督促娃读古典文学名著?还是任由其兴趣?如果应督促,那么未来的青年大概读多少、读那些名著会比较合适呢?
--
FROM 113.2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