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很多目标并非自己主动的选择,而是外界强加的。比如消费主义,不是女人活着需要钻石名包,而是资本和市场需要大众消费。甚至男人喜欢什么样的美女,也是从小被宣传引导的,比如白瘦幼的东亚审美,就可能是限制生育的一种手段。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道家的无为,并不是没有追求,而是不被虚假造作的欲望遮盖本心,这样才能顺应生命的自然,追求真正有价值的目标。不受外界影响,又能认清自己,还是挺难的。
【 在 shanju 的大作中提到: 】
: 昨天刷视频,看到复旦哲学系教授王德峰说的一句话:“没有目标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挺有启发的。回想起小时候,从来不知道长大了要干嘛,也不去想,过得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也有很多乐趣,那时候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都是特别满足的。
: 托尔斯泰说:“人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优越感”,表达的是差不多的意思。“优越感”就涉及很多攀比了,就会受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内耗,自责。
--
FROM 223.7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