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大,都是农民,种的作物和收成和地区有关系,也是差异很大的。本人农民出身,老家在江苏南部,冬季种小麦或者油菜,第二年5月底6月初收割后,6月底前种水稻,11月底前收割,再轮番种植冬季作物。小麦能长到70-80厘米高,小一米的样子,油菜也有一米多高,好的油菜能到小两米的样子,像一颗小树一样(小时候钻进油菜花地里躲猫猫,弄一头的油菜花粉)。地好亩产自然就高一些。就算在苏南,土地也分成水浇地(主要种植水田作物,水稻,茨菇,荸荠,藕),和山区山坡旱地(靠天浇地的旱地,种植豆类,玉米,红薯等抗旱作物)。都是南方,有些地方种植双季稻,有些地方就不种了。当我有一次51劳动节坐火车从郑州西安,看到两边山坡上的麦子才20多厘米高,特别惊讶,这亩产多少粮食啊。所以西北的莜面有个说法,种一坡,收一篓,煮一锅,反应产量很低的意思。
中国地方大,每个地方都有特色,加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了40多年,第一代承包土地的人都七老八十了,种不动地了,后辈有几个愿意种地的,加上城市化工业化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失,人口锐减,种地不挣钱等多重因素,未来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土地制度还有有改革变化。一方面条件好的地方,土地要尽可能的集中,开展集中连片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另一个方面,小规模的土地实行家庭农庄的模式,最后交通位置方便的地方,小块土地可实行共享菜园的方式,满足城市居民,有种菜爱好的居民,自己种菜。按地域条件,多种方式并存。
--
FROM 124.12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