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水木非常有意义的讨论帖,这是水木存在的最大意义!
这件事引发大家讨论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大家的评论就更深化了对这个话题的认识,也让我想到了一件事情。
我们家旁边是个郊野公园,以前公园里不让自行车进去,所以我总带小孩子去公园里玩,因为没有自行车啦、电动车啦这些风险,小孩子活动也比较自由。
后来公园里修了一条绿道(就是户外自行车道),公园也修改了自行车不准进入的规定,规定自行车只可以在绿道内骑行。但实际上呢,自行车在公园任何地方都没有特别的禁止,而且除了自行车有的时候电动车也会进来,就很烦,尤其是对于带孩子来的人说。
公园里骑行自行车有没有危险,有,当然有,尤其是对带孩子的人、不骑自行车的人,是一个显著的公共安全隐患,但骑自行车的人似乎也应该有骑自行车的权利,尤其是在公园的主管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当然也有一些骑电动车、或者骑车在公园其他地方活动的),这个时候,可能这种安全隐患就需要骑自行车人和带孩子的人共同去注意这个安全,大家都在规则内行事。
如果我有决定公园自行车政策的权力,我一定不同意公园里修建绿道,理由也相当拿得出手:公共安全。当既然有了这样的规定,我也愿意去遵守,我相信对于那些骑自行车的人来说,他们也会主动注意自行车道上的公共安全,我们的社会没那么脆弱,一条自行车道不至于突破大家内心的包容限度。
在公共场合,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一个公共事务的价值判断,比如公园骑自行车是否危险,各个公共事物的参与者也可以就这件事情举出例子,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这种价值判断千差万别,从大家的回复中也可以窥见一二,如果缺乏统一的准绳,按照口水量来决定也有失偏颇,特别地是,这会让大家人人自危,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那个冒进的少数派,为了规避这个,大家干脆都别去公园了。
有的人说法律是挡箭牌,是的,法律是每个人的挡箭牌。如果没有这个挡箭牌,我们每个普通人都会随意地被各种人侵犯,而这些人都会拿得出各种相当说得过去的理由,尤其是,这些人有某种裁决权,或是舆论,或是暴力。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以法律、规定这些相对固定可裁量的尺度作为最大公约数,形成了社会的共识,当然社会的共识有可能不准确,这个时候通过其他方式去推动社会的共识做出改变,而不是直接以自己的价值判断给别人的行为扣帽子。
在这个共识以上,我们大家如果都能多一些包容,那就更好了。
【 在 inroad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连续经历了几件事,都PK成功,有感而发
: 一、机场托运行李,把我箱子里的筹码(对,就是赌场用的筹码)挑出来,说得办理快递,不能托运或者带上飞机
: 我battle说这玩意又不影响飞行安全,为什么不让带,JCSS说不能赌博
: ...................
--
修改:lyjqhdx FROM 222.128.12.*
FROM 222.1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