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他们不想,环境也不允许他们想。
举个例子,我爸妈在农村的房子,也是我们三个孩子长大的地方,现在看肯定是留给我哥的了。我哥多次表示他老了也不会回去住,因为我嫂子不喜欢农村,他们在城里的房子刚刚重新装修过,弄得挺舒服的。我没说过这话,但是我心里是喜欢农村那个房子的,可能有感情吧,我甚至愿意花钱从我哥手里买。障碍在于,农村这个房子的产证,未必能办在我名下,因为整个农村都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就不是这个村子的人了,不是村集体的人就没资格拥有农村的房子。
【 在 Mian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这个物种都走到食物链的顶端了,说是适应环境的结果,没错吧
: 传统中重男轻女是出于环境塑造和生存需要对资源的优选,以前农村里没儿子被欺凌既是现实也是礼法,现在呢?无视现实坚持传统,本就是辜负作为人的适应能力
: 没有生存危机的情况下对子女偏心,就是人为的自愿选择的偏心,拿传统当借口罢了。观念当然可以被纠正,问题是你想不想,他们愿不愿。你这替他们找借口找到2000年前了,那你们确实观念同频,你不想他们也不愿,只能偏心到底了
: ...................
--
FROM 183.24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