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的角度来看,
如果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分享来寻求社会的认同,
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比如跑步,我就在小区独自跑步,很舒服,
这件事情就完了,不需要社会告诉我跑步了,我很棒。
这条链路是:我自己认同自己,我自己夸自己。
如果独自无法认同这件事情,无法赋予跑步意义,
那么就会去寻求社会的认同,
这条链路是:社会认同我、我才敢认同我自己,
我自己必须得到社会的确认,否则我无法独自完成对自我的认同。
如果有大量人的人都在寻求社会的认同,
这个社会,这个虚幻的共同体,
ta的标准和阈值就会越来越高,
这些标准和阈值只能是一些客观的指标,
比如距离、速度、危险程度。。
这些人之间可能就社会认同产生激烈的竞争。
虽然很可笑,这个就是这件事情的本质。
【 在 dfsusb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十来年,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喝酒的人越来越少,这其实是很好的变化。但是逐渐的,普通人运动也越来越追求极限,跑步必须全马,骑车就得100公里起步,户外徒步必须去人迹罕至的地方,也因此出现了很多危险。
: 十几年前我也参加过北马,当时还有5公里和10公里项目。作为一个肥宅,是被同事带着报名的,当时报名也比较容易。现在北马最少半马,中签如中大奖。
: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好事?
--
修改:zhuxiaozhu FROM 210.22.150.*
FROM 210.2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