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查看原图](//static.mysmth.net/nForum/att/Fish/121742/1586/middle)
mini圆缸试运行4周,总结下心得:
先说幸存比:
各种鱼 9/14(存活数/原总数),损失原因多样,有跳缸的,有失鳔的,有淹死的,有买回来就骨骼奇异的,还有神秘消失的。分析原因一个是前两周建立生态,且水温低(约16℃),后面一周水温昼夜变化大(16-25)
各种虾 7/26,有翻肚皮的,有被啃食的,有神秘消失的。分析原因米虾受影响因素较多,脱壳失败,刚脱壳被啃,生态及温度变化大。幸存下来的以黑壳为主,其它各色基本四中存一,且以体型大的为主
迷你辣椒蟹 0/4,果然没有意外。有攀爬时突然停机的2,翻肚皮的1,神秘消失的1。这个以后开复合水陆缸再试。
水草方面:
无CO2,确实存在叶溶,以叶片厚实的种类为主,比如小对叶。
绿菊,红波,水榕等薄叶片的症状较轻,比较快可以达到平衡
水藻方面:
采光方面1W及5W暖光射灯各1,且工作日只有晚间有人的时候开,白天自然光很少。现在尚未发现绿藻,丝藻明显,主要生长在莫斯上。目前处理手段以物理清除为主,如果效果不理想再考虑补虾。
保温方面:
低温两周后考虑升温及保温问题,因为最初更担心高温下腐殖对水质的影响,毕竟这个系统无过滤无硝化菌。
升温这里使用伴热带外包裹,而非加热棒。主要考虑TB上加热棒评价良莠不一,一旦中招鱼飞缸打。当然伴热带也有过高的热损失和潜在安全因素。试运行一周多效果尚可,能够维持水温在25±1范围
除螺方面:
TB买的水草应该有螺卵,入缸1月现在累计发现小螺5+。采用物理清楚,这个就没必要考虑生物除螺了。
最后请教个问题:
看有的说法是用贝类可以净化水质,不知这说法是否靠谱?确实如此的话现在有什么渠道可以搞到比较小的淡水贝,且不会引入寄生虫?
--
FROM 211.10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