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居然成了饮食清淡的代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日本曾是世界上脑中风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当时很多地区居民每天吃盐超过20克。20世纪60年代,达赫博士(Dahl)在日本、美国和英国开展的调查发现,吃盐多少与血压高低密切相关,学术界开始认识到,吃盐多是导致日本脑中风高发的重要原因[1]。
日本东北居民有偏爱咸食的传统。20世纪60年代,秋田县居民平均每天吃盐20~30克,是日本南部居民的两倍(图1)。秋田县高血压患病率和脑中风发病率在日本高居榜首。1970年,秋田县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为67.6岁;女性平均预期寿命为74.1岁,在日本各县中分列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秋田因此被称为短命县[2]。
20世纪60年代,达赫博士的研究发表后,日本掀起了反盐浪潮,政府规划将居民日均吃盐量由20克降到10克[3]。限盐宣传主要由社区卫生人员推动,向居民宣讲高盐饮食的危害;介绍简易的吃盐量评估方法;帮助居民制定减盐计划;指导居民识别高盐食品;鼓励居民减少烹调用盐。日本卫生部门还推出了低盐示范餐厅。
根据全民膳食营养调查(NHNSJ),日本居民吃盐的主要来源包括:含盐调味品、泡菜、咸鱼和味增汤等。要降低居民吃盐量,策略之一是减少上述食品的消费量;策略之二是降低这些食品的含盐量。其后,日本企业积极引入低盐技术,向市场推出各种减盐食品,如减盐酱油、减盐杂酱、减盐味增汤等。企业还致力于开发低钠盐,果盐的钠含量只有普通盐的一半,果盐中含有多种天然香料,尽管钠含量降低,等量使用后食物口味依然浓郁。降低腌制品含盐量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缩短腌制时间,企业因此研制出“一夜渍”,即在一夜之间完成蔬菜腌制,第二天就可食用。很多日本美食网站都公布了减盐食谱,有些企业还开发出减盐快餐,通过引入快速冷冻技术,既可保持食品新鲜,又可维持食品营养。
在日本开展全民限盐的50年间,居民吃盐量逐渐下降。根据日本膳食营养调查,20世纪60年代,日本人均每天吃盐超过20克,东北地区更是高达30克;1976年人均吃盐已降到13.7克;1987年降到11.7克。之后随着外出就餐次数增多和快餐普及,居民吃盐量下降的趋势有所放缓,甚至有短期回升,2006年日本人均吃盐量降到10.6克[4]。2017年,采用24小时尿钠法检测发现,日本男性平均每天吃盐11.8克,女性平均每天吃盐8.9克[5]。
在启动全民限盐宣传之初,日本居民平均血压处于上升趋势,高血压患病率逐年攀升。限盐活动很快就扭转了全民血压普遍上升的趋势。1965年到1990年间,50-59岁人群平均血压下降了9.1mmHg,60-69岁人群平均血压下降了14.6mmHg。同期,高血压患病率也明显下降,50-59岁人群收缩压超过180mmHg的比例由21%降低到4.2%,60-69岁人群收缩压超过180mmHg的比例由11%降低到3.3%[6]。
--
FROM 36.15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