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海鲜为什么那么贵?除了鲜甜口味或者特殊口味,没有理由贵那么
嗯,谢谢,我们只是讨论的角度不一样,你参考的文章我大概看了。
从元代开始就有人喝豆浆,我认同。不过豆浆真正成为普通人早餐一部分,是近代开始。
中间怎么演进,我相信有个过程。但近代有人专门论证豆浆的营养价值是个极大的推动。
你说的从豆浆中点豆腐,然后豆浆不拿来食用,我认为是有可能的。
比如广东人用米浆做肠粉,但是现在普通人早餐喝米浆的很少,是比豆浆更小众的市场。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代要叫豆浆这个名字,又要明确做法和今天一致,这已经推到元代了,够早了吧
: 如果不求名字一样,林乃燊《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提出《盐铁论》中的“豆饧”,应当是一种甜豆浆或豆腐脑。
: 中国人会从豆浆当中点豆腐,然后豆浆不拿来食用,你觉得可能否?
: ...................
--
FROM 101.71.38.*
可能就是很少一部分人喝,豆浆也是
我觉得真正有意义的是成为主流的饮品
古代史,士大夫和平民的饮食差别可能很大,但是史书大部分记述的只是宫廷或士大夫
的饮食
若只是从故纸堆里找到一些叙述,附会到我们哪里哪里有人最早吃过
除了满足我们是“最早”的心理上的满足,没有啥太大意义
个人观点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得论证中国人以前不喝米浆
: 但中国人连霉豆腐都不放过
: 米浆如果不用来做肠粉不会喝一样很难想象——先不说吃肠粉的地方比吃豆腐的少的多得多
: ...................
--
FROM 101.71.38.*
呵呵,看问题角度不同
豆浆很好喝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是典型的没记载就当作没有了
: 记载很早
: 但你又要名称一样、做法一样,还要主流饮品
: ...................
--
FROM 101.71.38.*
嗯,近代的话,自道光年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了,人类历史也是天翻地覆的百年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相信什么民国才普及豆浆的论调
: 南方各省分布之广、做法之同、渗透之深,不可能是那么短时间做得到,尤其是改开前已经那么普及的食物
--
FROM 101.71.38.*
四大菜系,目前能留下名字的厨师,基本都是近代出现的
道光时代被强迫与世界交流后,贸易逐渐兴盛,市井文化出现繁荣
优秀的厨师不止为宫廷和达官服务,这是饮食文化出现质变的核心
中间虽然有战争的间断,但大的趋势不可逆转
特别是代表南方平民饮食文化的川菜、粤菜,在这一时期传播到了世界
正如你所说,古代除了少数人,只剩下庞大的底层,但现代却有平民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建国以前,甚至改开以前
: 社会底层变化非常小
:
--
FROM 58.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