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海鲜为什么那么贵?除了鲜甜口味或者特殊口味,没有理由贵那么
那古代日本寿命也不咋地啊
当然日本吃的太少了
哪怕水产比我们多点,热量也太低了
我们以后20年会减少10%的人口,也会减少20%的主食摄入,多出来的土地用来种植蔬果和饲料,哪怕是草鱼这种料肉比友好的廉价肉呢
【 在 netcom (不要轰炸伊拉克人民) 的大作中提到: 】
:
: 对,但古代还是不方便的
: 这两年去过两回,他们主要是有个大湖,琵琶湖,吃的鱼多是湖里的,名物是近江牛,鸭子和湖鱼,海鲜反而要从外地运过来。他们的面条里蔬菜也比其他地方多,有点像我国两湖流域一带的感觉
:
--
FROM 39.144.244.*
白羽鸡本来就不能炒
鸡胸肉基本是白羽鸡出来的
【 在 rocfirst (时间空间自我)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本来想试试吃鸡肉为主,买了鸡胸肉炒菜,真的狗都不吃。。。
: 【 在 duke2015 的大作中提到: 】
: : 鸡肉更好,海鲜嘌呤高
: : --
--
FROM 39.144.244.*
最粗暴的评判是越有钱寿命越长
细分来看
欧洲穷逼欧猪们比富裕北欧西欧寿命并不差,那就再看气候和饮食,地中海餐饮脱颖而出
东亚贫富差距太大,但富裕地区都在沿海,高寿命地区亦同,也不妨将沿海气候和饮食作为长寿标准——而且更适合黄人体质,每年上百公斤奶实在喝不下
【 在 netcom (不要轰炸伊拉克人民) 的大作中提到: 】
:
: 嗯,个人感觉最近几十年的发达国家地区的寿命增长
:
: 一个是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资源的丰富
--
FROM 117.143.103.*
鲤科刺多
也有泥鳅黄鳝这样食用友好的
还有小鱼用油炸酥连刺吃的,味道不输炸鱼薯条
【 在 VinsonEx (vins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河鱼还能跟海鱼比呀, 那么多刺
:
: 【 在 BigCarrot (大萝卜1号) 的大作中提到: 】
: : 稀有吧
--
FROM 117.143.103.*
荷兰人连根吞不卡嗓子
【 在 BigCarrot (大萝卜1号)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对中国人来说就不是个事儿
: 对欧美是个严重的问题
:
: 【 在 VinsonEx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7.143.103.*
人种差异是很大的差异了
饮食结构甚至会改变样貌
【 在 netcom (不要轰炸伊拉克人民) 的大作中提到: 】
:
: 恩,找到适合自己的是最重要的,个体情况差别很大,不好用人种一言蔽之
:
:
--
FROM 39.144.103.*
是的
以吃饱为评判标准的餐饮市场是1.0
以多样为标准是2.0
以优质为标准是3.0
【 在 soheler (呦呦呦)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钱人经常吃
: 【 在 guoqingjie 的大作中提到: 】
: : 吃饱吃好还靠大米白面猪肉。
: : 海鲜什么人常吃?没有吧?
--
FROM 39.144.103.*
个人选择当然没问题
但社会导向就是另一回事
如果要提倡喝奶,一边要解决供应,一边要解决体质问题,这个客观存在,不是撇开心理因素就能忽视的,就我个人而言,我看不出有什么必要非得用牛奶替代豆浆
万分之一在表观上已经可以是很大差别了,现在就往锅蒸,人种差异都不能提了
【 在 netcom (不要轰炸伊拉克人民) 的大作中提到: 】
:
: 哈哈,我觉得其实没有那么大差别,多数只是个习惯问题,心理因素很大
:
: 一百年前欧洲倒是有一些人刻意放大那不到万分之一的差别,这个观念后来被主流摈弃
--
FROM 39.144.103.*
临沂炒鸡不服
【 在 rocfirst (时间空间自我) 的大作中提到: 】
: 炒菜就没法用鸡肉了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白羽鸡本来就不能炒
--
FROM 39.144.103.*
六七次哪差不多啊
当年别人请我吃回转我没收住吃了二十多盘
后来每次和我吃饭都要AA+
【 在 MVPRose (治不服的来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回转寿司拿个六七次也就差不多了
: 感觉这种饮食结构也吃不了太多
: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39.14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