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日料全靠水煮和凉拌啊
是的,坚持做好自己的东西,很重要
不过,最好不要把饮食看成是中对西(你说的欧洲及其殖民地餐饮)
这个说法大概是上个世纪对抗帝国主义的思路,现在是逆世界潮流的
中餐体系是很庞大,但同质性也非常之高
远没有到可以囊括欧洲以外的程度
其实你这个说法隐含了另一种欧洲中心论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
: 但是评分侧重会很不一样
: 中餐之庞大,对应的是整个西餐(欧洲及其殖民地餐饮)
: ...................
--
FROM 115.198.187.*
哦哦,我没啥偏见,没啥舒不舒服之说
但这个对应挺勉强的,只是个非常粗略的类比
随便举个例子,你说南方少数民族可以对应东南亚的食物
但是第一南方少数民族饮食从来没有进入主流“中餐"范畴
因此也没有发展出明确的派系
第二,东南亚、印度发展出了非常繁复的香料系统
但中餐对香料的使用确是非常有限的
具体讨论下来还有很多区别
可以大概说,中餐和印度或东南亚料理走向很不同
你说南方少数民族料理能对应“殖民地”那边,挺勉强的
饮食要能成为一个派系至少要有明确的风格
只说我们有这块,有点像,其实没啥太大意义
另外,什么都有,就变成一个没有明确定义的大杂烩了
对于饮食进一步让别人认可,其实不是好事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提法你可能会不舒服
: 但这是事实(对应不是对抗)
: 中餐同质性没有那么大
: ...................
--
FROM 115.198.187.*
哈哈,理解你有大国心态,觉得什么都大而全比较好
不过这对中餐流派在世界提高知名度反而可能是弱势
什么都有反而缺乏鲜明特色
西方恐怕也想不到那这个各有18亿人口来跟你做对比
法餐和意餐还各自揶揄互相看不上呢
何况现在世界人口80亿了,你也就是五分之一
无论如何谈不上代表全世界的饮食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亚洲餐饮之间的对比另论
: 当然是粗略类比
: 但你想一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 ...................
--
FROM 115.198.187.*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而全是明摆着
: 而且平民餐饮的丰富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 但很多平民餐饮是走不出去的,所以要选品
: ...................
平民餐饮指的是普通的小吃吗?
可能我不太挑,我觉得很多地方都很有特色的
东南亚、墨西哥、印度、环地中海一带、日韩
倒是老欧洲那块我觉得很多时候缺乏创意
国内的话,四川、广东那边是美食宝藏,经常能有惊喜
你真要走出去,就要有足够的辨识度
就是去掉地域的名字,它的风格要突出和一致
重庆小面如果去掉“重庆”两字,只是“小面”
是否能让别人清晰的了解它到底是什么
高级料理只是饮食的一种风格
光看食材和摆盘的“高级感”是无法真正让品牌成功的
日料必须承认在这块确实有厉害地方
你提到的御田这样的煮物,或者天妇罗这样的炸物
看起来也是平平无奇,世界上很多地方也有类似的
但是通过品牌塑造,风格的统一
它们的辨识感就很强,一听到名字你就能归类到日料
中餐还缺少这些大的IP
做好了是有极大潜力的
--
FROM 183.156.78.*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光是小吃
: 所谓菜系,可以分为平民料理、宴会料理
: 地中海菜是亚非欧共有,土耳其菜相当于新疆菜pro版,北非算阿拉伯地区的延伸,而意法西算欧洲餐饮的精华地区,也算是西餐的祖庭
: ...................
嗯 正如你说的 欧洲饮食肯定受到地中海影响,但也只是其中一部分
山区和海边的饮食差别也不少
单纯按照“中餐”“西餐”区分太粗糙了
一百年前东方人第一次接触欧洲饮食这样区分
现代完全没必要这样分了
欧洲那边餐厅要是挂块牌子,说我们是“东餐厅”
里面卖中、日、韩、东南亚、蒙古料理
也会挺奇怪的
--
FROM 183.156.78.*
嗯嗯
世界三大菜系更多是个文化上的概念
传统的三个地域贸易中心
菜系的发达发展和贸易关系很大,人、物、钱要流动起来
美食才能发展
但现在实际餐饮界次生的派系最流行
南亚菜、墨西哥菜、意大利菜等
包容太多不见得是好事,
土耳其菜、法餐的“平民料理”,如你说的那样
在国内并不流行哈
四大菜系中技法最多、理论上式样最丰富的鲁菜
在国内也不是最流行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风格,“辨识度”
数量多不等于“丰富”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们有亚洲料理的概念
: 但进去一看不是泰国的就是日本的
: 中餐概念很弱,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没有什么不同——完全看不出世界三大菜系之一的样子——也是我们需要提高的地方
: ...................
--
FROM 183.156.78.*
嗯,个人感觉是南亚料理风潮起来了
现在世界上知名度不低,这个其实和穷关系不大(可能国内比较在意这个?)
主要是移民影响越来越大
前段去东京,他们那边现在好的印度餐厅冒出来好多
包括传统的北印度,南印料理、斯里兰卡料理等等
有一些很有高级感
香港、新加坡这边好的印度餐厅也越来越多
湾区、英国这边就不说了
现在十大名厨里面也有印度厨师在里面
而且现在全世界有素食、重天然香料的风潮,
印度料理一些特点很对这个风口
个人觉得太拘泥于你一个国家只相当于一个省份啥的,
没太大必要
对普通食客来讲,真正重要的是你是否抓住了我关注的点
味道、口感、健康、服务体验等
与时俱进这方面,我觉得粤菜、川菜都做得挺好的
肯定是有很大潜力的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南亚菜也没那么流行
: 穷了都看不上
: 感觉还不如东南亚菜
: ...................
--
FROM 183.156.78.*
嗯嗯 就是营养不均衡
有些过剩,有些不足
胖也是这块的体现之一
维生素或一些矿物质摄入不足还蛮普遍的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现代人来说,只要不是太穷,不是太挑,就没见谁缺营养的
: 现在为什么都宣传用粗粮代替细粮,就是因为细粮吸收太好,人容易胖
: 而爆炒能破坏营养物质,对人未必是坏事
: ...................
--
FROM 183.156.78.*
嗯 南印那边也吃米饭甚至米粉,配上他们的sambar、rasam以及咖喱
辨识度挺高
川菜、粤菜其实都有无数特色的当地味觉
花椒、荜菝、桔油、南姜、梅膏等等,都是很棒的调味
名字里带上地域反而容易有局限性
最有价值的是你尝一口,就知道,就是这个味
现在有点刻意依赖酱油或者辣椒了
一说都是复合味,反而缺少了点鲜明的特色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没怎么出国
: 说正宗的中餐馆也多起来了
: 餐饮本身有文化加成作用
: ...................
--
FROM 124.90.28.*
嗯 这个我觉得很简单
至少其他菜系就是这么做的
一个叫“打边炉”
一个叫“火锅”
名字既简单又好记,又有各自的特征
强调地域、地大物博之类
对卖家来讲心理很满足,
但对外面的食客没有太大意义
反而让别人搞得迷糊
另一个例子,国内南方有那么多地方做米粉
湖南、江西、福建都各有特色
但是缺少一个有辨识度的符号
实际上外面知道的人就很少
效果不如越南人一个pho简单清晰
一说到pho,大家就有一幅清晰的图景
大概什么味道,什么食材,都知道了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辨识度问题
: 看陈挺给板鸭人民介绍中餐,也是分省
: 要不然太多了
: ...................
--
FROM 124.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