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日料全靠水煮和凉拌啊
嗯,所以资源都分散了,没法形成品牌
看起来很多,其实真正能打的少,很可惜
越南本土,米粉的种类也是非常繁多的
各有名称,去当地玩的话,可以早市留心下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我们自己得有统一叫法先
: 这个本身就已经和地域要挂钩了
: pho能统一名称就是因为大同小异
: ...................
--
FROM 124.90.28.*
额。。
兰州拉面的"火"
和pho在世界上的流行
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兰州拉面目前也就是在几个大城市
闹市区开几个店面而已
而且也都是近年来
是不是能持久下去还是个问号
pho是能作为越南文化名片的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并不少啊
: 兰拉能在日本火,就是反而辨识度高
: 这种一两年才能出师的比西式快餐几个月的,比日料故意放慢成寿司仙人的,更有议价的机会,无非司空见惯之物,没有想过去包装罢了
: ...................
--
FROM 124.90.28.*
嗯嗯,那你觉得现在作为中餐主力向外推的,
是什么呢?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后问题
: 兰拉的可识别特点和pho是一样的
: 口味也相对稳定,能符合消费者的预期
: ...................
--
FROM 101.71.39.*
嗯嗯 这个是从上而下的思路
另一种思路,是打造一款爆款
像越南的pho,日料的寿司,墨餐的tacos那样的
前两天还刚看到一个北美最大中餐连锁
熊猫快餐的专访,很有意思
里面说最大的中餐单品是橙鸡,糖醋里脊的改良版
占了销售额的三分之一
这有个有趣的悖论
每个人都会说老外吃的不是“正宗”的中餐
可是到底什么是“正宗”的,国内自己还要吵起来
争论不清楚呢
就像这里讨论的,宫保鸡丁应该放什么这类
你又怎么能指望外面人搞的清楚?
品类丰富,体系复杂,反而成了认知的负担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混乱
: 以前在国外中餐馆吃的
: 家常炒菜、炒面、炒饭
: ...................
--
FROM 101.71.39.*
北美以移民为主
他们的口味选择很大程度反映了世界上普通人对中餐的认知
某种意义下是可以当晴雨表的
你后面说的,其实就是日料的精进料理、怀石料理这些的思路
愿意的话也可以把它们本身就当做中餐的一个演化支
不过高级餐饮,并不是奢华的食材、食器就足够的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熊猫也有局限性
: 只能在美国市场,形成不了普世价值
: 中餐还是要雕琢宴会菜
: ...................
--
FROM 101.71.39.*
恩 个人观点是中餐不应该被大而全的思维给禁锢住
好多食物品类的源头确实是中国,那也是老祖宗的事情了。现在不同的地方已经独立发展了好多年了,有自己独有的形式和风格,你很难说那边的米线粽子饭团没啥好的,中餐都有。
真要比米线和拉面在世界的知名度,你还真比不过越南和日本。没有那么多人关心食物的源头在哪的。
就像中东最早种植小麦和磨面粉,他们总不能说所有面点都是中东餐,对吧。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美只有五亿多人,口味偏好虽然足够庞杂,但也不是说不能开发
中国平民餐饮数量庞杂,如果和越墨一样用拳头单品开路,结果也会...
--
FROM 39.144.124.*
嗯 川菜的辣和中美洲那边的辣还是有区别的
接受度真高的话,现在川菜应该在墨西哥遍地开花了
中餐肯定是有巨大的潜力的
很多地方饮食都是巨大的宝藏
兰州拉面对我父辈来说也就是一种清真食品
但是好好挖掘不也成为中餐的新代表之一吗》
当然,需要的是做实实在在的工作
包括多向自己的邻居学习,
可不能以亚洲美食滥觞的心态自居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
: 现在他们都是独立的种类了
: 但源头往往意味着丰富
: ...................
--
FROM 101.71.39.*
嗯,我反而觉得,心态很重要
是不是资源丰富,是不是源头反而不是最重要
国内情况也一样
作为中餐鼻祖,各种技法滥觞的鲁菜
蔬菜、海鲜供应量全国领先的地方,
反而年轻人不了解了,大城市也见不着了
更接地气,贴近平民的川菜、粤菜倒是大行其道
你非要说他地位仍旧排第一
那也就是文化心理上的
我看放下身段多学习交流,是好事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香型不一样,我自己吃墨西哥菜也觉得辣而不香,不过因为是在美帝吃不是当地,所以保留吧
: 东亚滥觞,本来就是事实,和心态无关,而且要根据这个事实去制定策略
: 你想啊,日韩要是有中国的餐饮资源,他们会怎么发挥
: ...................
--
FROM 101.71.39.*
嗯 既不能低估,也不要高估
我觉得发展到今天
大家的心态应该成熟了
就和老外用熊猫快餐判断中餐
你会一笑了之
如果你用在国内见到的印度、越南或日本料理
或者去他们旅游景点浮光掠影
来判断他们餐饮的水准
认为他们品类那么少,怎么和中餐比
一样也会犯错
你希望别人了解你
你一样也要了解别人
现代餐饮,大家用公认的标准评判
我相信大家会尊重中餐的历史
但是过分强调“祖庭”的位置
并没有太大意义,
消费者终究是用脚和钱包投票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不矛盾
: 就像接触西餐以后知道祖庭是法餐
: 也会对法餐感兴趣
: ...................
--
FROM 101.71.39.*
哦 他们的饮食的一些思路是很值得学习借鉴的
中餐还到不了吊打所有亚洲餐饮的地步
没有必要只盯着西方,要囊括所有各种类型餐饮
我知道有一点日本或者意大利的厨师很厉害
他们会自己跑到觉得可以学习的地方
自己学个五年七年
包括像印度、越南、中南美洲很多我们国内“看不太上”的地方
所以他们的料理虽然只是三大料理以外的“次生”的
但是却能始终在主流评价中排名前列
美食界的老祖宗们反而未必能赶上他们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同样以海外的印、日、越为标准吧,和中餐对比
: 在我的印象里,越南复杂度首先不是一个档次
: 印度餐厅混的比中餐好不了多少
: ...................
--
FROM 101.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