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日料全靠水煮和凉拌啊
哦 我觉得我和你在讨论不同的东西
你强调的东西我理解
简单来讲,我也认同中餐确实很丰富,品种很多
但这个丰富对于你想提高的“市场地位”
不一定有帮助
更直接点来讲,这个“丰富”甚至可能成为进一步
提高地位的障碍
因为它模糊了世界上普通人对“中餐”的认知
你说不清楚中餐到底是什么,特色在那里
最后反而演变成了“橙子鸡”这样的四不像
因此去学习别人家的长处和定位方法
可能会有帮助
学习别人不等于看低自己,也不是谦虚
如果中餐真的像你说的那样要达到“制定世界饮食市场规则”的地位
这点胸怀和自信我觉得是必须的
要成为世界第一,不能靠你自己人讲对吧
要别人都服,不然不就成了天朝上国时期的盲目自负了嘛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餐不需要囊括所有的餐饮类型
: 但自身丰富性已经远超其余单个国家的餐饮,这是事实,如果不是,你可以举出反例
: 盯着西方是为了让中餐能在全球餐饮市场获得相同地位,别的国家办不到,不代表我们办不到,当然其中西餐优秀的地方值得学习,也包括日料和其他国家的餐饮
: ...................
--
FROM 101.71.37.*
哈哈,你只要愿意,完全可以认为中餐远胜于西餐
现在就可以
但对别人而言,关键是你要提一套大家可以认可的标准
这套标准里,其他亚洲饮食、中南美洲饮食、非洲饮食放在什么位置
不是一句轻描淡写的“及其殖民地”的饮食
然后这套标准不是只是炫耀东方文化历史多么深厚
而是能给全世界人挑选美食提供相对可靠的标准
把餐饮划成“中餐”和“西餐”
本身就是不自信的表现
您太看重西餐了,把对抗西餐看成是提升自己地位的标志
其实归根结底,老外不见得觉得自己的饮食胜人一筹
甚至美国英国这种还很愿意自嘲的
他们也一样嘲笑饮食原教旨主义的某些法国人和意大利人
我看他们喜欢中餐、印度餐、日本餐的一样很多
大多数人也不关心作为总体的中餐和日本餐哪个更好吃
关心的是具体某个餐馆是不是能留下美好的回忆
迎合食客改良,是为了赚钱,没啥不好
川菜到了华东广东,一样要从重麻重辣改成微辣微微辣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餐首先得解决不自信的问题
: 自己的东西不叫自己的名字,起外文名,涵盖不了就同名
: 迎合洋人口味改良,而不是选品
: ...................
--
FROM 101.71.37.*
嗯 每个人的视角不同 允许不同观点
排名肯定是有的,我个人觉得具体某个餐馆的水准更有意义
喜欢地理的人当然可以讨论整体餐饮的排名
今年tasteatlas排前十五的地域料理,供参考
依次分别是希腊料理、意大利、墨西哥、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印尼、法国、日本
和中国
后面还有波兰、印度、美国、秘鲁、塞尔维亚
大概的特点,一是不谈所谓的“西餐”,是分开讲的
一个是亚州、拉丁美洲也有各自的位置
然后中餐排名也挺高,认可度挺高的
但世界饮食版图显然不是中欧对抗
近年来中南美洲、印度、东南亚都认可度提升很快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他亚洲餐饮、非洲餐饮、新殖民地本地餐饮自然也会有各自的位置
: 用全球餐饮业的数据说话就是
: 本地肯定是基本盘,然后看其他地区的市场认同
: ...................
--
FROM 115.227.135.*
嗯,我看过你说的黑珍珠榜单
七八成是中餐,其余主要是欧美和日本的,就像你说的西餐
并没有太多其他餐饮的位置
你非要说这个更公正也行
至少可以体现这一点,国内目前
对其他非发达国家的餐饮了解和接受程度并不高
不建议轻率地就说别人的评选是带有“欧美市场的偏见”
你自己的就没有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谓提升很快
: 那也是欧美市场而言对不对?
: 中国市场参与排名吗?
: ...................
--
FROM 115.227.135.*
嗯 我没说印度料理比中餐强
但人家地位确实没你想象的低,而且我不觉得是因为“打压”的关系
你用人均收入分析的思路有问题
印度贫富差距很大,一平均下来确实数据很惨
但是他们的白领,软件精英和出国深造那批人
水平不比别的地方差
能支撑起来的餐馆,水准并不低
我吃过次数不算多,
他们的面点、甜点、奶制品、菜汤豆子汤、炖肉都很有特色
特别是国外大城市里移民开的店
人均几百以下的“平民餐”、菜品水准,种类丰富程度都不低
而且他们也分派系
吃素的主要是南印,北部吃烤肉烤鸡挺多
东面的孟加拉邦吃鱼,西面还有果阿,葡萄牙留下的风格,各种炖菜
高级料理的话,近年来纽约米其林出了个叫vikas印度大牛
是和英国拉姆齐齐名的名厨师,曝光率极高
一下子也把印度菜名声给拉起来了
你还真不能看不上它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黑珍珠只是在国内有影响力
: 属于抗衡米其林进中国的防守力量
: 还差得远呢
: ...................
--
FROM 115.227.135.*
嗯 突然这个帖子变成了讨论印度菜。。
国内印度人少吧,以前是互相看不上眼
另外关系也比较微妙
当然,香港印度餐厅不少
见不到印度咖喱的原因是
印度菜里好多看起来像“咖喱”的名字根本不叫咖喱
咖喱本来就是英国人最早发明,然后传播出去,到东南亚、日本的
还有一些挺流行的餐饮形式在国内见得不多吧
比如印尼料理、土耳其料理、墨西哥料理都还是很小众阶段
我们饮食的心理还是比较保守的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并没有看不上他
: 三哥的东西我可以吃不惯,但我承认他是有体系的
: 我是说你想一想正常的传播路径应该是可以对比的
: ...................
--
FROM 115.227.135.*
嗯 移民影响力,后面几个加起来也比不过印度
以后会变化的
数据来看,国内已经是最大单一市场了
不过真正做起来的品牌还是火锅、茶饮为主
相对比较容易标准化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萨拉也行啊
: 印度人不来,巴铁锡兰孟加拉来不来
: 但依然少得可怜
: ...................
--
FROM 101.71.39.*
出海的目前主要是火锅和茶饮,其他比例很小
国内的话你也看到了,很分散
这里边“西餐”比例也不大吧
而且我估计里面一大半还是类似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快餐
主要是方便和干净,慕强谈不上吧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火锅占比其实也没那么夸张
: 中国西式餐饮占比还是蛮大的,呈现很强的慕强特色(和中餐真正counterpart的是西亚菜,反而也不多)
--
FROM 115.205.196.*
嗯 那你觉得多少合理?
能进来的都是全球化大品牌了
说明开放程度高,是好事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19.9%
: 比例够高的了
: 虽然是品牌比
: ...................
--
FROM 115.205.196.*
嗯嗯,很有雄心,从业人员?
虽然,从人口趋势来讲,主要发达国家加东亚都在减少
今后更大可能是更多元的世界,发展中市场抬头
不过如果真的做到这个市场地位,大家心态大概就更平和更包容
也更愿意尝试其他的不同风格的饮食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市场就是合理的
: 比你我合理
: 幕强也是合理的
: ...................
--
FROM 115.20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