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重温了一下,感觉你不仅语死早,而且物语死早、化死早了。
后面附了你的原文,那么正常逻辑的人读后肯定认为,高温1个小时,99.7%的味精是没有转化的,还是味精,因为你没有提及味精高温下有别的转化途径及转化比例。
那这99.7%的味精既然物质不变,为什么就没鲜味了呢?你怎么解释呢?你的原文我们找不到任何答案。你可以基于你的文章,甚至补充其他信息给我一个合理的逻辑推定来证明我语死早,我虚心接受。
然后简单搜索网络,发现和你的说法一样,但是少了你的0.3%,这种就没有逻辑问题,因为大家以为大部分转化了,所以自然没鲜味,而且搜索的结果往往还有这么一句:谷氨酸钠会生成焦谷氨酸钠,使味精失去鲜味。不管实际对不对,搜索结果自己本身逻辑很通顺。
你的原文:
2、味精理论上在长期高温下,会脱掉水合分子,然后再转换成焦谷氨酸钠。首先,在家常做饭的环境中,转化为焦谷氨酸钠的比例及其小(各种实验都是高温1个小时,转化0.3%这种数据)。其次,转化后的焦谷氨酸钠,毒性本身也微乎其微,而且不在联合国发布的各级致癌物质中(联合国发布的致癌物质包括酒精和超过60℃的热水)。高温对味精最大的影响是鲜味儿没了。。。
【 在 idt 的大作中提到: 】
: 语死早。。。。
: 重读一遍不知道你能不能读懂
--
FROM 223.10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