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馄饨皮可能不是主营业务,人不愿多花精力。买卖讲个双方自愿不是?“有求必应”那是高标准,不是底线。卖面条的老板脾气是不好,要觉得是“受气了”,以后不光顾他家生意就是了。
2.菜贩嘴是够损的。不过掐菜这举动好像也不太好,坏了菜的卖相。好像卖水蜜桃、芒果的地方常贴个纸条提示别捏、别掐。
3.买之前提前和摊主说了要帮忙片鱼吗?如果没说,在人处理过程中再提的“请求”,哪怕语气再“卑微”也是和人商量不是?那人家抱怨几句也就忍了吧。要提前说好了,临了不愿干或者抱怨,那“卑微”的就该是摊主了。
【 在 qdxh 的大作中提到: 】
: 1、中午吃荠菜馄饨,去门口一个专门买面条的地方买馄饨皮,摊主从下面拿出一包说5.5一斤,这里的5.7,我说买半斤行不行,不行,我说那这么多5块行不行,心里话我也不想要这么多啊,摊主翻白眼说5,7,回去京东买菜下单了。半斤有40-50个左右,合着北京人该多吃?
: 2、我妈去小菜市场买菜,掐了下蒜薹说哎有点老,摊贩说是你的手老了!
: 3、做酸菜鱼,物美的草鱼不给杀。永辉给杀不给片,印象很深好久以前在郊区的一个菜场敲晕了称好了,卑微地跟摊主说片成三大片我要做酸菜鱼,摊主很气愤地说早知道你这么多事不卖给你了!鱼已敲晕了,嘟嘟囔囔的不高兴给我搞成三大片了
: ...................
--
FROM 223.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