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zz徐根宝:我的人生就是用来搞足球的 不算成功教练
90年代很多足校一年收费上万,没开几年就垮了。
【 在 oktay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啥啊,那时候能收个饭钱就不错了,经常五六十万就卖一堆孩子。
--
FROM 171.221.254.*
是全国大部分足校都是高收费,快死亡,不是局部问题,90年代全国至少几百所足校,后来基本全死了。
【 在 oktay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刚职业化有点杀鸡取卵,四川全兴足校好像就是。但是东北的足校一直是被收割的状态,那边侧重好苗子多一些,不是特别计较收费。
: :
--
FROM 171.221.254.*
就是走不通啊,高收费才能维持学校,但家长负担不起。
职业联赛最初的热情减退了,学生家长纷纷放弃,足校就全完了。
当时足校主要是靠学费生存。
【 在 AksaiCh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本原因不在于高收费
: 如果这个模式能够大规模走通
: 高收费的倒了也会有低收费的站起来
: ...................
--
FROM 171.210.122.*
高丰文足校收费是4000,就算最低的了,其实对90年代的家庭也不容易。
另一方面高丰文要补贴很多钱进去,后来球队卖了也是不赚钱的。
收费更高的足校倒是能赚钱,但是家长更承受不起。
【 在 okta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之前一直关注东北几个名宿办的足校,足球之夜经常采访,不怎么收费,但是后来比较惨
: :
--
修改:liuruofan FROM 171.221.254.*
FROM 171.221.254.*
张引从辽足主教练位置退下了之后办了张引足球学校,大概是和根宝足校同时期办的。
一个学员一年的收费是1.6万,那是2001年,只办了三年多就办不下去了。
【 在 oktay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我觉得当时的现象规律是机构办足校赚钱目的居多,只有招牌和高学费,没有名宿和情怀,放在大环境下,其实就是当时各地在足球领域的厨师学校和挖掘机学校,哄骗为孩子前途担忧的家长的。
: 我看的那期节目好像就是高丰文,这种名宿还是有情怀的,是为了培养人才,是真正的足校,所以我拿他类比根宝,只是在那一波乱潮中没能存活下来。李铁恩师张印的足校也没消息了。
--
FROM 171.22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