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以后足球运动员一年收入几十万
足球又不是国计民生必须的。没人踢就没人踢呗。
收入高的时候,球员很多黄赌毒,拿那么多钱有的还要打假球。整个就是社会的癌细胞。
【 在 BirdFans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的根本问题是踢球的人太少,水平怎么样并没有那么重要。参与的人多了,就是良性循环了
: 参与的人少,选材范围太小,选出的都是阿斗,当然不行。
: 你得想想诸葛亮是怎么来的,欧洲为什么那么多高水平的球员,那是因为人家几乎每个人都踢球,那些球星是从大量参与者里面挑出来的
: ...................
--
FROM 61.136.26.*
我想对劳动力价格来说,成本不是主要决定性因素。
【 在 lailuotalie 的大作中提到: 】
: 踢球这条路和别的工作比有两大问题,第一投入太高,除了极个别超级尖子,绝大部分人要花钱上足校,花钱讨好教练,10年下来花费至少百万多则大几百万,如果走普通上学的道路,花费远没有踢球高(非得说学区房和补习班就是抬杠了,那玩意儿弹性大,踢球花钱的弹性小);第二成材率太低,普通上学道路,考上大学的比例不低(算上中考的竞争,大学的升学率也有30%以上),踢球能踢出来的比例能有5%么?(没考察过,应该只低不高) 第三出路窄。没考上大学还有各种职业学校,正常接受学校多年教育的孩子,适应社会问题不大(人际关系、找工作)。踢球的孩子,踢不出来就是半个废人,工作也难找,在下半生如何适应社会上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
: 归根结底两个原因,投入太高,性价比太低(收率*成材率),其他运动,也存在成材率低问题,但其他方面问题比足球轻得多。比如乒乓球羽毛球这种热门运动,成材率是低,但是出路多,水平达不到顶尖,依然可以吃这碗饭,做个教练陪练什么的。冷门运动,比如体操举重这些,首先国家费用基本全包,对穷人孩子是很好的选择,其次练不出来体制内也能安排点工作(再不济安排看大门,那也是体制内的)本身练举重、体操的,也能靠自己去健身房当个教练。其他冷门运动,什么铅球、曲棍球这些,虽然也没什么出路,但至少国家也是费用全包,自己不用投入。
: 所以足球的问题根源还在体制,既脱离了传统的体工队专业体制,又没能真正的实现市场化,两头不靠,反而把两边的问题都反应了出来。
--
FROM 61.136.26.*
那教授的工资呢?辛辛苦苦读那么多年书。
【 在 lailuotali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得看什么劳动力,普通劳动力,比如蓝领或者普通白领,成本不是决定性因素,因为这些人没有什么别的选择。对某些特别的劳动力,类似明星、球星这种,成本虽然不是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是市场),但对劳动力价格影响很大,成本居高不下,劳动力价格上不来,那么供给就逐步减少直至枯竭了
--
修改:kickmao FROM 111.166.117.*
FROM 111.16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