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社区手机版
首页
|版面-绿茵世界(Football)|
新版wap站已上线
返回
1/1
|
转到
主题:尹鸿博,王燊超这两个不及格,以后别入选了
17楼
|
Heyrovsky
|
2021-09-08 01:22:43
|
展开
xd,这场蒿俊闵被骂成啥了,还说不首发
【 在 bjyjyd (北京还将拥堵)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他人更烂
: 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阿兰不首发?能在高逼抢下拿球带球的蒿俊闵为啥不首发
--
FROM 116.224.239.*
19楼
|
Heyrovsky
|
2021-09-08 01:25:13
|
展开
替补上场,四外援在场,这表现真不咋地
【 在 bjyjyd (北京还将拥堵)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场蒿俊闵不错啊
--
FROM 116.224.239.*
23楼
|
Heyrovsky
|
2021-09-08 01:28:23
|
展开
这种球就算中卫跟上也非常难处理,就是边后卫的锅,被人生吃,没什么可说的
【 在 xujiayin (许家印)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怎么不说中卫被包抄队员落了快5米
: 那是伊东速度快,防这种就得早启动,对手都没研究透,玩个屁啊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1
: ...................
--
FROM 116.224.239.*
26楼
|
Heyrovsky
|
2021-09-08 01:29:26
|
展开
吴曦也基本没丢球,只不过上半场在龟缩发挥不出他的拿球能力,上半场蒿俊闵上也一样
主要是战术差异,下半场蒿俊闵的拿球压力远小于上半场,结果毛用没有
【 在 bjyjyd (北京还将拥堵) 的大作中提到: 】
: 起码能拿球稳定住
--
FROM 116.224.239.*
42楼
|
Heyrovsky
|
2021-09-08 12:39:03
|
展开
这个不可能,防守可以放对手原地起高球传中,但是不可能放对手下底传中的,对中后卫来说防守难度不是一个级别的,所以经常能看到边后卫飞铲拿牌也要破坏
这球就是王被人生吃了,防守失误,个人能力问题没什么洗的
【 在 suwang (没中邪)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完全是速度问题,伊东下底威胁更大,而且中路防守人多,应该选择防边放中。结果王燊超把边路放开让对方突破
: 后面李铁可能有要求,就让伊东往中路走,威胁明显减小
--
FROM 202.121.147.*
43楼
|
Heyrovsky
|
2021-09-08 12:43:23
|
展开
中路还真没被打穿,那么密集的防守,中路的传球基本都被封了被断了,印象中就只有久保那个个人表演打远角
还一个是远射补射,不能算是中路打穿
【 在 reux (Reus) 的大作中提到: 】
: 伊东纯也速度非常快,打穿边路不是很正常么?上半场大巴摆成那样,连中路都被打穿好多次,反而去找边路背锅。这个进球也是,大迫勇也没有一个人去干扰
--
FROM 202.121.147.*
48楼
|
Heyrovsky
|
2021-09-08 12:50:03
|
展开
形成有威胁的射门了吗?不能说对方有往中路一塞,中路对方有人接应就叫打穿中路,而是说对方接应的人无人看防漏人了,才叫打穿中路或者边路
【 在 reux (Reu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路没被打穿,我们看的是一场球吗?麻烦你再去看看集锦,在日本队进球之前,几次有威胁的进攻都是打穿中路
--
FROM 202.121.147.*
53楼
|
Heyrovsky
|
2021-09-08 13:20:15
|
展开
第一个可以算配合打穿了,因为打门质量差我漏了
第二个我说了久保那个算打穿了,个人能力加配合打穿
远射补射那个肯定不能算啊,因为远射就是破大巴的有力武器,因为禁区内人多,禁区前沿才会有一些远射的机会
总之一共也没有几次打穿的,和屡屡被打穿不是一个概念,看着很难,实际还好,摆大巴本来就是这样的效果
你要看韩国队0-1输给中国队比赛,虽然中国赢了,但实际场面比这吓人多了
【 在 reux (Reus)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wx1.sinaimg.cn/mw690/002523oJly1gu8h7acq6jg60db07i4qv02.gif
:
http://wx4.sinaimg.cn/mw690/00642TQHgy1gu8h9pbsufg60fb08mnpt02.gif
:
http://wx3.sinaimg.cn/mw690/00642TQHgy1gu8hol2bt5g60f908n7wp02.gif
: ...................
--
修改:Heyrovsky FROM 202.121.147.*
FROM 202.121.147.*
1/1
|
转到
选择讨论区
首页
|
分区
|
热推
BYR-Team
©
2010.
KBS Dev-Team
©
2011
登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