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董方卓论天赋
能想明白和能在球场表现的好,还差着一个“天才”的距离。
董能认识清楚,得益于他欧洲足球的经历,达到了欧洲足球职业球员认识的基本水平。但从认识到表现还差的远,欧洲青训本身的成材率就极低,从u12到职业队,200人出一个职业球员。董的经历也完全符合欧洲青训中一个前期出色,后期被淘汰的典型案例。这种例子太多了,各种因素都有,不是把董做过的全批判反着来一遍就行,甚至不是董自己的错。
【 在 rockeyes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可能是脑子在场上转得太快想得太复杂
: 【 在 branco 的大作中提到: 】
: : 董方卓的动作跟不上脑子,虽然绝对速度很快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1.219.188.*
韩国原来的青训环境和中国没有本质区别,可以简单看成一个当年东北足球的进阶版,只不过他们经济发展一直在前,各方面条件都更好,和国外高水平的交流也更顺畅,所以一直压着我们。
但是这个青训体系的上限也就那样,要出孙兴慜,还得靠孙父亲疯子一般学国外才得来的。孙兴慜在韩国的青训号称不招任何职业球员出生的教练,也反映出他对韩国传统青训彻底失望。但是同样的训练,孙兴慜成材了,他弟连职业球员都做不了。
【 在 NUMECA 的大作中提到: 】
: 王鹏邹捷朱挺闫嵩董方卓,大连这几个前场,天赋真是肉眼可分辨,有天赋出众的,但是球技和球场表现,和大连时期的安贞焕比都差不少,是中韩环境的问题还是球员自己的问题?谁也搞不清
: 【 在 fixfix 的大作中提到: 】
: : 能想明白和能在球场表现的好,还差着一个“天才”的距离。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1.219.188.*
看不出来的东西太多了。
儿童神经系统要到12岁左右才发育成熟,爆发力、心肺功能、激素水平在青春期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在 liuruo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部分天赋从小就能看出来
:
: 速度小时快的成年也是快的,除非受伤。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1.216.116.*
青训不是不重要。青训其实是提供一个平台,要在平台上冒出来主要靠天赋。但是如果训练平台明显不足,那天赋根本无法兑现。
能在青年时期靠天赋完全超越一个平台冒出来的,看球这么多年只有当年阿联酋的奥马尔有这种感觉。
【 在 rockeyes 的大作中提到: 】
: 认可顶尖运动员是选出来的这个观点的人很多
: 【 在 fixfix 的大作中提到: 】
: : 能想明白和能在球场表现的好,还差着一个“天才”的距离。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1.216.116.*
这里讲的没法提前选材指的是没法提前选到未来的职业球员,并非完全没有选择。
比如说我们目前6-10岁的男孩大概3000-5000万人,当然可以根据身材、跑跳能力、好胜心、兴趣等等选,根本无需啥机密指标,只需要稍微懂一点的体育老师,都能看出来。但哪怕随便选10%,那也是300-500万人;百里挑一就是30-50万人。
从选材的角度也就只能这样了,这些人中哪些能成职业球员,谁也说不好。普通体育老师不行,职业队球探也不行。
如果能有这么多人参加青训,中国足球根本不愁。但这么庞大的青训群体,需要大量的资源。
【 在 rockeyes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本人选才,在童年期主要选的标准有详细知道的人吧
--
FROM 221.219.188.*
没那么难,和高考立体几何比就是小儿科水平,可惜的是青训选出来的人连初中数学水平都没有。
【 在 lyonsu47 的大作中提到: 】
: 足球运动员的确是非常聪明的。现在欧洲踢的足球,在几何语言上非常先进。我国还是把这些聪明的大脑用在光刻机上吧
--
FROM 221.21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