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体育大多数项目都能出世界级明星,唯独足球没有
说反了
体育比赛的实质从运动员的角度就是内卷,冠军就一个,你们怎么玩命提高成绩也不会发三个冠军。运动过量留下伤病是一种内卷。兴奋剂也是一种内卷。你不吃药别人吃,你等于直接被淘汰。什么糖尿病癌症肢端肥大心脏病猝死减寿的副作用,暂时先顾不到了。
中国足球为什么上不去?说白了就是内卷太轻,大家训练都悠着点,玩命互相卷都弄一身伤没意思,那么结果就是中国足球的现状。
别的项目为什么做不到呢?无非商业价值小,内部资源有限,你只有玩命在奥运会国际大赛上把外国人干趴下才能名利双收,否则,整个利益链条就会因为资源不够无法维持而崩塌。像李永波搞腐败,被举报这么多年也告不倒他,最后他倒台还是因为成绩垮了;这次奥运会女排被砍瓜切菜,郎平也倒台了;李永波搞了腐败要倒台,郎平没搞腐败也要倒台,可见腐败不腐败不重要,重要的是奥运会成绩。而你就算奥运会得了金牌也挣不了多少钱,成绩差点连奥运会都去不了默默无闻无人所知的那种就什么都更别提了,所以大家只能玩命,你玩命我就只能比你更玩命。相当一部分是残了也没得什么成绩。
足球篮球这种有商业价值的项目就不一样了,内部资源多,用不着非得玩命去冲向世界跟外国人卷,反正有这么个联赛,就在这么一个低水平上也能满足部分观众的需要,甭管水平多低也容纳好几百球员,只要能上场一年怎么着也有几百万,日子好的时候还能上千万,就中国队这鸟样,朝廷5台他们还有广告代言呢,好多冷门项目的奥运会冠军都找不着这样的合同,上哪说理去!
像日韩那些国脚一样,你达到世界水平去欧洲5大联赛了,也未必能挣到这个数,而那得多吃多少苦?所以你看篮球现在也冲不出亚洲了,而姚明嘴上说着负责却不用下台,一样的道理。
这个市场天然就是垄断的,你外国俱乐部再牛逼能代表我们中国的省市吗?至于说老板们投资俱乐部这钱怎么来的,许家印投资足球100亿银行赖账1,000亿最后亏钱的是国家人民,对不起我们就是一帮踢球的替国家人民想不了这么多。
为了自我保护,从业人员排挤想有所作为的洋教练,你不让我们训练能悠着点,我们就故意输球给你做掉;出现了归化,那些足球人恨死了,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他们对行业的垄断;青训中尽可能地折磨新手,年年都有大量小孩想踢球,但既得利益者们设立了种种极度邪门的门槛,找出各种奇葩理由把有能力的赶走。你想踢上比赛就只能依赖前辈、巴结前辈。原来是你爹得给教练送钱,现在是你妈还得跟教练上床,有点自尊心的人受不了这恶心就离开了;离开了更好,正中下怀,因为要的就是没有自尊心的人,浑水摸鱼,必须鱼看不清,这也是青训中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根本原因。很多人足校毕业后还对这个项目的基本运行晕头转向,更别说掌握一两项绝技了。这样,就导致有能力球员严重短缺,从而控制住合格球员的供应数量。
这些花招是“行会”制度的延续,美国的律师医生这些高薪行业都是这样,行业是封闭的小圈子,维护圈内的等级制度,巩固上级对下级的控制。没人敢破坏潜规则,那他以后就别在这个圈子里混了。
这是中国足球人避免内卷的方式,也是中国足球被其他国家内卷的方式--你不能走向世界去卷别人,就只能自己卷自己,水平越来越低。我们一直低估中国足球人的恶毒。
那么欧洲国家的足球从业人员为什么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一来欧洲都是小国家,仅靠自己的联赛吃不饱,必须进入全球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二来竞技体育本质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化不在中国人的基因中,中国本土文化发展出来的娱乐竞技是麻将这样的项目,主要是个赌博工具,它没有承载所谓体育精神荣誉尊严这些东西的功能。现在中国的运动员也都学会跟老外一样说漂亮话了,“我参加这些运动主要是享受乐趣”,实际上他自己都不知道这说的什么意思,心里其实只有名利。
中国穷人有个其他国家穷人没有的特点,就是智商高。人口过剩资源不够,自然选择结果全是人精。不要说读过书的,连讨饭的都24小时琢磨怎么鸡贼骗钱。个个都是王熙凤的角色。这个世界好玩的很,局部和全体,眼前和长远,往往是互相矛盾的。中国足球人个个都活得很滋润,但代表所有人的整体每次一走出国门就一起摔到地面头破血流,哈哈。
中国足球人避免内卷的智慧不是大智慧,是机关算尽太聪明,迟早反误了卿卿性命。自由市场是不合适他们的。钱越多成绩越上不去,他越没有动力走向世界。你看来中超捞钱的这些大牌外援没有一个人说中超烧钱是不对的,反而纷纷点赞:你烧的钱多,他们能走的路也多点,国际市场上的内卷也能减轻一些。
出路还是党管,现在这些措施,限薪,打烂联赛,归化,留洋,削减内部资源逼着你往外走,从打破内卷的角度大方向基本是正确的,但是阻力肯定也不会小,特别要防止其中一些人扛着红旗反红旗,恶意执行你的正确措施,等搞得不可收拾了再把锅扣到你脑袋上,把节奏往上面领导带。
【 在 foureyes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足球圈内斗太厉害了。
:
--
FROM 194.195.112.*
低水平上一样也可以激烈竞争,这就和速滑比赛一样。本来比赛是看谁滑的快,后来某国聪明人发现我不需要滑的快,只需要对手滑的慢一样赢,然后就开始各种动手动脚。
至于说教练要有动力去选拔有天赋的运动员,之后还要全心全意培养他辅导他成才,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教练队员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像那些奥运项目就是如此,夺冠之后商业代言各方都要分成的,教练12%,运动员23%还是多少。现在所谓“国家队”早就不是人们印象中百十号教练员运动员后勤人员从各地召集到一起同吃同住天天集训了,和欧美接轨,都是以教练/教练组为单位,一组教练带一组运动员分头活动,训练比赛安排商业活动都是自己决定的,甚至每组人马连记者媒体都有各自相熟的来帮着吹捧,只有涉及到经费资源的分拨、奥运会等大赛的参赛名额,奖金的分配,才和“国家队”发生联系,为了一致的目标,每天在一起奋斗,一起抱怨领导的不公,一起和竞争对手团队别苗头。
对于商业化的足球篮球来说,并没有这样的机制,对于基层教练来说,有天赋的球员往往认为凭本事吃饭,只有天赋差的球员才会想到搞歪门邪道,他才有机会收受好处。就像刚才楼上那哥们说的,到你家比赛至少让你爸安排吃喝玩乐,那么多问一句,如果不给他安排,这位球员以后的前途也就可想而知了吧?
一线教练最大的利益还是在联赛里面有工作,为了比赛成绩他当然会尽量选择有能力的球员,但是刚才说了,合格球员的数量生产阶段已经被控制住了,他也做不了太多。即便如此,关系户情况也是到处可见,比如李小鹏前两年一直用的那个崔鹏,胖的跟他妈皮球似的,他自己家球迷都看不下去了,李小鹏硬是用这个胖子踢了两三年;中国联赛里有多少球二代,既然洋教练滚蛋了,换的土教练都是老朋友,赛前打个电话,“让犬子上去锻炼一下”,就太常见了。
【 在 SHENOK 的大作中提到: 】
: 基本逻辑有个问题啊。
: 篮足国内市场够大,用不着挣世界水平, 这个能说通。 但你也说了, 在国内挣1000w的就几个人, 挣一百万的可能几百人, 剩下的人挣几十万或者几万。
: 那这些人为什么不为了挣100w,1000w而内卷?
: ...................
--
FROM 170.187.150.*
已经说了,足球圈是个利益链条,不止球员教练领导,媒体也是链条上重要一环。
不说懂路了,说说北京体育的“魏台长”,它有个节目叫1百分,前天是最新一期,每次国足新败都要出来秀一番,都是一模一样的套路,先是顿足捶胸如丧考妣,再放点音乐烘托气氛啥的,然后就开始洗地,球员不容易铁指导不容易,领导们也不容易,陈主席最不容易了,“你甚至都不能怪责任何一个人”,著名主持人义正词严的说道。轮到公认的老实人王长庆发言的时候,人家几乎就要拍案而起了,“本来就是这个实力,你们骂我铁哥什么呢?”
长庆同学的逻辑,你本来实力就是第五,现在踢到第五算完成任务,没让你们发奖金就算高风亮节了。
王长庆这个嘉宾位置,以前是他南哥的,后来因为酒驾进去了,换成了他。每周一次,具体能拿多少钱不清楚,一年大几十万怎么也应该有,当然了,王长庆的主业是他自己的足球学校。
魏台今年也在pplive找到了解说中超的活,每周一场,不知道报酬是否需要向台里上缴一部分,但即便如此一年下来大几十万也是有的。他跟视频网站的合作也不是刚开始了,以前也解说过英超什么的。魏台当然也有自己的主业,看名字就知道了。
【 在 youyo 的大作中提到: 】
:
--
FROM 170.18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