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国足崩盘是联赛改革开始的
传统青训王俊生在坚持,但是阎世铎放弃了?
证据在哪里呢?
【 在 watersmile 的大作中提到: 】
: 90年代对足球关注更高,对国足也不满意,然后开始改革,王俊生下课,严实铎开始把甲a改成中超。放弃传统体系化青训,放弃提测,放弃海埂集训,放弃健力宝式留洋。开始砸钱买大牌教练和外援,球员工资飞涨。让俱乐部自己青训,而俱乐部只看眼前利益,很少真正的发展青训,所以,以前给国家队输送无数裹脚的辽足青训,大连青训,八一青训,青岛青训等等全部消失。
: 结果看到了,自由落体崩盘,解决办法请王俊生出山吧。
:
: ...................
--
FROM 219.239.31.*
相对来说,甲A时期水平更高。
但是这是自然的时间单调函数,还是有其他因素?
我一直觉得职业化以来到现在,没什么本质区别。
甲A时期,中超时期,‘金元’时期。
统统都是企业足球时期。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甲A那时候国足水平比中超高多了。
:
--
FROM 219.239.31.*
我觉得职业化以来就没了啊,也就是说从王俊生开始就没了。
【 在 watersmi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并不是说这口锅让严实铎来背,但传统体校培养基础青训没有了,而老一批国脚培养体系没了。
: 来自 KOZ-AL00
--
FROM 219.239.31.*
咱们先讨论青训,其他的再分别讨论。
我觉得你可以列列各俱乐部的情况,甲A时期的青训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我没感觉到本质的区别,可能会有少许的历史延续,但不影响本质。
延边可能不太一样,延边很长时间是企业赞助,不是企业俱乐部。
【 在 watersmile 的大作中提到: 】
: 细节还是差别很大。甲a时代有计划的成分,比如俱乐部只是个运营体系,青训是地方体育局负责,给俱乐部输送,至少青少年时代球员没有那么多铜臭气。体能测试非常有用,那会身体碾压大部分亚洲队。还有海埂集训,摘牌制,等等,看起来不合理,但规避了不少金元足球的弊端。
: 来自 KOZ-AL00
--
FROM 219.239.31.*
我的意思是,‘中超时代消失的’,这只是个时间状语吗。还是是因为某个制度某个政策。
【 在 watersmil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的,90年代还有,郑智就是90年代辽足体校青训体系培养的,张耀坤等等是大连足校青训,中超时代消失的,辽足把那批青训卖给长春,以那批球员为班底拿到中超冠军,王栋杜震宇那批都是辽足青训,和郑智王霄是队友,郑智成名早,摘牌被深圳选走了。
: 来自 KOZ-AL00
--
FROM 219.239.31.*
或许可以讨论讨论。
我觉得职业化是必然的,王俊生是改革者,方案不成熟或者有遗留问题也正常。
但是三十年来没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后继者也是有责任的。
【 在 Ayala 的大作中提到: 】
: 拉倒吧,不要被什么火爆的球市所蒙蔽,球市是足球产业发展的末端产物。
: 你想把活儿干好,除了找到更高效的干活儿方式之外,你得给让人吃饱饭。最初几年球市火爆,那是因为职业化之前的青训体系,给足球吃饱了饭,所以才有力气干活儿。
: 职业化之后净看热闹了,没人好好管饭了,时间长了自然就不行了。
: ...................
--
FROM 219.239.31.*
或者说引入市场因素吧,现在乒乓球都有市场因素,我觉得这是必然的。
直接把计划部分砍掉只靠市场才是足球的悲哀。
【 在 fy119 的大作中提到: 】
: 足球的职业化是推动的,不能说是必然的
: 有市场需求的才是必然的,像中介、快递、外卖、代购、网红、教培、电竞。。。都是足球职业化后的新兴职业,不用大力推,自然就发展了,(甚至还要治理)
: 如果一个行业始终靠输血活着,什么监管、方案最终都无法贯彻实施,因为输血的人大不了拍拍屁股走人,烂摊子还得你收拾
: ...................
--
FROM 219.2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