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足球篮球困境主因:撤销体校,足篮协没了可靠抓手,青训也崩塌
1、职业化后生态利益关系变了
专业队和足篮协利益(国家队成绩)是高度一致的。职业联赛和足篮协利益和诉求是不完全一致的,甚至是冲突的。
撤销了体校专业队,足协篮协没有自己的亲兵,没了可靠的抓手,各种政策、设想和投入,都成拳头打空气,无用功。
足篮协对职业联赛的各种施策,就像妄图通过打赏主播找到美女老婆、重金求子,各种利诱恩威,只有偶尔的貌合神离后,甚至还会被诈骗,最后只有一地鸡毛。
2、职业化后青训完全塌了,向竞技看 VS 向经济看
专业体校下,一切以出竞技成绩为目标,挑的是身体素质特长生,训练也很刻苦玩命。
职业化后,青训自由化了,能赚到更多钱是青训教练的第一目标了。
目前足球篮球青训,内核不太像体育,更像是艺人芸能人培养,不需要刻苦训练,最关键的是资源和机会。足球现在哪些孩子能吃上职业饭,靠的不再是竞技,而是哪些家庭肯砸钱和资源买到上场名额和比赛机会,乃至国家队名额,鹏鹏吴兴涵不就是这样吗?
目前足球篮球,就是缺少北影中戏,小鲜肉当道的影视行业。
运动人口基数不行只是借口,源源不断把一堆堆22岁饼才小鲜肉扔到职业联赛,能长成什么来?
足球篮球的职业化是很失败的。
--
FROM 124.64.22.*
体校的优势恰恰就是这样,是给穷苦人家的孩子准备的,一个编制和体育老师工作就算上岸,比去送外卖强好多,可以低社会家庭成本的筛出有天赋的。
而不是现在这样给中产家孩子开兴趣班。中产家的孩子金贵,独生子女多,肩负着至少留在中产阶层的家庭使命,不是为进国足拿人生刮彩票的。
【 在 sys075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体校也没用。如果大多数上了体校的不能走职业的话,最后上不了大学,都是去工厂打工,你愿意让孩子去体校?
: 现在阶层已经两元化了。
:
--
FROM 111.197.236.*
挑出特定值讨论有什么意思
一群平均20、21的孩子,你知道他3年后5年后收入多少?
我敢说:他们只要不伤废,踢球生涯赚的钱下限值绝对比送外卖多的多
你敢说外卖员超过他们吗?
【 在 zim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看上面的帖子
: 广州队球员主力1万5,替补8000
: 怎么说也是中甲球队,能踢上中甲球队替补难度也不小
: ...................
--
FROM 111.197.236.*
是体育局放弃了,当时各行各业的风潮就是市场化
但市场化必须考虑到市场的精致利己特性,现在的现实情况就是:市场化之路只要了职业化联赛只要市场化就有的奶油,青训和根基直接没人管了,全部是啃老吸老体制和社会的血,有血吸血没血吃肉啃骨头。
简单说:就是市场化这片药的糖衣——联赛被舔干净了,里面药——青训根基被吐在地上了。
现在足协篮协的各种政策就像新的药片:市场只会接受糖衣
其实,如果是联赛养体校会不会好点?
【 在 calltoarm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道理,但是看过一个分析,说自从汉城奥运会失败后,中国体育的思路发生了变化,投入大,产出不了金牌的项目都被战略性放弃了。三大球唯一会保的就是女排,因为中国民族情节和女排联系起来了。
:
: 所以不是没有体校,要职业化,而是,国家不养你们了,职业化只能是唯一出路了,要不然,真的就是业余队了。
--
FROM 221.2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