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前锋近5个3夺J联赛冠军时的阵容,跟这次他们两战山东泰山时的阵容做个比较——阵容变化竟然超过了三分之二!而横滨水手2022赛季夺冠时的阵容,与亚冠小组赛两战山东泰山时相比,同样面目全非。假如再查一下横滨水手八分之一决赛首轮艰难淘汰曼谷联的阵容,比之踢山东泰山时又有不小的变化,甚至主教练都换了。神户胜利船也一样,上赛季冠军阵容,如今连一半都不在。若再把视线投向K联赛,不难发现,情况与J联赛如出一辙。蔚山现代、浦项制铁乃至崔康熙带队时的巨无霸全北现代,这几大顶流豪门,阵容变化得让人认不出来了。阵容稳定性如此之差,球队实力的波动是难以避免的。
原因何在?很简单,中超球员是“内循环”产物,国内赛事夺冠就是他们的最高目标,亚冠赛场就是他们有机会涉足的最高级别的国际赛事,引进外援层次高、身价贵,目的是以外援为核心提高实现目标的能力;而J联赛和J联赛的价值取向、激励机制,均基于鼓励本土球员通过国内联赛历练,到海外更高水准的联赛踢球,俱乐部靠输出球员赢利。这使俱乐部注定以本土球员为主,外援只是补充,年轻球员表现突出的,会直接被海外俱乐部相中,暂时未被相中的,则会频繁更换东家,寻找更能体现自身能量、更容易被球探发现的位置。J联赛和K联赛球员薪酬都很低,想赚高薪只有努力去海外踢球;本土球员低薪,也不可能买高价外援,外援太强势就会挤压本土球员的进步空间。
最后两句是重点。
可笑还有人一方面羡慕日韩的运动成绩,一方面却臆造经验,不顾金元豪赌大牌外援杨帅其实是与之背道而驰,更别提那啥更是自欺欺人的营造虚假繁荣以遮羞。
--
FROM 219.23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