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zz杨家威评足球水平
还活在20年前呢,男篮不是都输给省队了吗?
【 在 drif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女足比男足强男篮比男足强?这个怎么解释呢?
--
FROM 27.115.68.*
常什么识,他认为比赛中没有的场景就没法通过训练过得相关能力。
这简直是谬论。
虽然比赛的能力需要在比赛中获取,但强度显然是可以训练提升的。
后面基本都是类似的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观点,不忍卒读。
【 在 RealBetis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是常识啊
--
修改:Adaye FROM 120.244.160.*
FROM 120.244.160.*
有点道理。
以后青少年比赛都这么安排,除了跟同龄的踢比赛,还跟大一岁的,小一岁的踢。
跟大一岁的踢,相当于上强度了。跟小一岁的踢,就是做陪练。
【 在 kickm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高强度的场景训练,可以制造场景啊。乒乓球、女排不都是这么过来的?
--
FROM 117.173.231.*
就是训练强度也不够啊!
就像是码农,天天调库,天天996,到35岁,水平也就那样了。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常什么识,他认为比赛中没有的场景就没法通过训练过得相关能力。
: 这简直是谬论。
: 虽然比赛的能力需要在比赛中获取,但强度显然是可以训练提升的。
: ...................
--
FROM 220.196.194.*
前没有吃到强度甜头的模范引领
后没有受到强度瓶颈的典型推动
谁训练强度不够?
谁训练强度够?
笑话一样。
【 在 nlgdczm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训练强度也不够啊!
: 就像是码农,天天调库,天天996,到35岁,水平也就那样了。
--
FROM 117.136.38.*
女足也没进奥运会,男篮也没进
【 在 drifer (ok)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女足比男足强男篮比男足强?这个怎么解释呢?
: 【 在 nlgdczm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 : 本青觉着杨家威这个说的挺清楚的呀:平时要有高水平的场景经验来练,而不是回传回传回传。真到高水平的场景下,人家离你不是3米而是1米的时候,脚才不软。
--
FROM 117.10.154.*
1.很多球员通过高节奏高强度的训练获得的技巧,遇到高强度的对手在比赛中不会应用,当然基本球感是没问题的,而是说面对强大对手时候过人传球的选择性,不会踢,处理球不合理;
2.第一点只是基本的理论逻辑,足球一定是要建立在比赛上的,我们的青少年特别缺乏比赛,尤其是高水平比赛。更要命的是我们的训练节奏和比赛节奏有很大差距,职业联赛在外教来了以后才慢慢得到改进,青少年的训练和比赛差距就更加不行了。
3.有人说小打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有帮助,但比赛节奏和身体对抗是两码事,踢起比赛来感觉是不一样的
足球是有对抗的团队运动,乒乓球游泳这些非接触的个人项目没这些问题,性质不一样
克劳琛当初以赛代练就是这个道理,多打高强度的比赛,比赛后复盘,然后通过训练来解决isai中的问题,再去比赛,如此往复。专业时代的老国脚基本功没问题(断档以后的基本功也出了问题),但就是不会踢比赛,戚务生霍顿米卢都是满世界飞踢热身赛,飞行集训,2002世界杯虽然输球但是踢得像模像样,现在热身赛比以前少多了,球都烫脚,这么多比赛看下来,中国队中后场最敢拿球的就是徐新,马竞青训。
其实有对抗的团队项目都是如此,哪怕是cs比赛,个人训练枪法可以练很准,demo可以看很多,类似你说的闭门造车极致锻炼个人的条件完全具备,但比赛就是不行。现在中国的cs站队和强队打比赛都是觉得枪法不输,但团队细节个人决策差太多了,打起比赛来总是棋差一招虽败犹荣,也没办法,亚太强队少训练效率低,去欧洲训练开销大。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常什么识,他认为比赛中没有的场景就没法通过训练过得相关能力。
: 这简直是谬论。
: 虽然比赛的能力需要在比赛中获取,但强度显然是可以训练提升的。
: ...................
--
FROM 114.92.153.*
你说的我都同意。
主题贴漏洞百出,见识很差,都不值得你这么认真。
【 在 RealBetis 的大作中提到: 】
: 1.很多球员通过高节奏高强度的训练获得的技巧,遇到高强度的对手在比赛中不会应用,当然基本球感是没问题的,而是说面对强大对手时候过人传球的选择性,不会踢,处理球不合理;
: 2.第一点只是基本的理论逻辑,足球一定是要建立在比赛上的,我们的青少年特别缺乏比赛,尤其是高水平比赛。更要命的是我们的训练节奏和比赛节奏有很大差距,职业联赛在外教来了以后才慢慢得到改进,青少年的训练和比赛差距就更加不行了。
: 3.有人说小打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有帮助,但比赛节奏和身体对抗是两码事,踢起比赛来感觉是不一样的
: ...................
--
FROM 223.104.4.*
一通空话,菜鸡互啄的日常罢了
说到底,还是选材机制出了大问题
以前小孩选材,主要还是以能力为主,包括单纯的人情加常见的权力介入,现场纯纯的现金交易咯
--
FROM 180.157.175.*
这也是足球老id了,井底之蛙一样。
有机会去欧非拉国家,随便近距离看几场野球,或者直接下去踢几场,你就知道强度是怎么回事了。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没有吃到强度甜头的模范引领
: 后没有受到强度瓶颈的典型推动
: 谁训练强度不够?
: 谁训练强度够?
: 笑话一样。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12.9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