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直在踢简单的足球,却和世界足球差距越来越大
节选自懂球帝:前田浩二:一位日本教练的中国十年
在中国执教十年后,前田浩二对中国足球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当记者问起中国足球所面临的问题时,前田浩二给出了非常果决的回答。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构造,体系没有搭建好。”前田说:“大家没有搞清楚,中国球员的优点在哪里?怎么去发挥这个优点?从基础开始,其实就应该尽可能发挥中国球员的优点。中国来过很多外籍教练,一个外籍教练可能带队时间并不长,但他肯定会留下一些好的东西。下一个外籍教练来的时候,怎么把这些好的东西保持下来?另外还有一点:无论中国足球要学谁,关键是敢不敢打破常规的思维?想不想发生改变?还是害怕发生改变?”
前田浩二用中国U16国家队主教练上村健一举了例子:“上村教练刚来中国的时候,在广州富力的青训队执教。我到武汉三镇之后,把他挖到了三镇。后来,我也介绍上村和中国足协接触。上村教练做了很多外籍教练在中国不敢做的事情:踢攻势足球、打高位逼抢。这些都可能给中国足球带来改变。”
上村健一的U16国家队坚持从后场开始组织地面进攻,曾在一些比赛里由于后场的自身失误而丢球。有声音称,中国足球并不适合传控的打法,而是需要打得更简单一些。对此,前田浩二并不完全认同。
“首先,赢球确实是足球的目标。”前田浩二说:“可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赢?许多人觉得,要用简单的方法去赢。这个我可以理解,但是到现在为止,中国足球很长时间都在踢简单的足球,可是中国足球和世界的先进足球差距却越来越大。”
同时,前田浩二对“传控”这个概念也进行了新的解读:“所谓的传控,并不是目的。上村教练的这支队伍,也并未把传控当作目的。我和上村是很好的朋友,我们俩的理念是一样的——如果对手的身后有空间,我们一样可以利用长传,打对手的身后。如果对手高压逼抢,我们一样会利用对手身后的空间。上村给这支球队带来的主要是观察和临场的判断。此外,我们强调进攻的优先顺序:先看对手的球门,然后是身后、中间、两边。传球并不是目的。”
“很多外籍教练也和我说过:中国球员踢不了复杂的、需要动脑的足球。但我认为,关键点不在于中国球员不行,而是你作为教练员,怎么把球员教会。在这一点上,我和上村教练的想法是一致的。”
--
修改:RealBetis FROM 202.121.147.*
FROM 202.121.147.*
你看过02年世界杯比赛没有?面对巴西也能在局部区域打出很好的传控
郑智黄博文时期球员技术也很好
只是最近一二十年青训专业向职业转变期产生断代了,可选拔球员太少以至于球员技术能力不行了,现在这波球员是得益于金元足球红利期的青训,有个小爆发,球员技术能力非常不错
【 在 boundar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中国成人男足在对任何对手的比赛中,都把基本功不扎实展示的淋漓尽致毫无保留?
: 停球,带球这是第一类基本功;跑位,观察队友位置,二过一,头球摆渡是第二类基本功;任意球战术这是第三类基本功。
--
FROM 202.121.147.*
这就纯扯了,不说世预赛对手弱,米卢亚洲杯可是也踢过日韩的
【 在 npp 的大作中提到: 】
: 巴西那个被说了 人家都没发力 当时有些小配合可以在亚洲比赛都打不出来
--
FROM 202.121.147.*
差不多到现在,诞生了这么多社会化的青训机构,师资教练场地都不错,专业足球时代的体校青训到职业足球的社会化青训这才算完成了一半,还有一半是后面的竞赛体系完善以及体教融合的上升通道建设
【 在 boundary 的大作中提到: 】
: 02年,太久远了。就从16年开始,基本功烂到极致。在中超这种养生联赛里生龙活虎的各种“牛人”,一到国际赛场就露馅了,包括武磊,张玉宁,还有一堆叫不上名字的。
: 最近也看了几场中超。这种散步式踢法,毫无任何锻炼意义,反而让某些人自己觉得感觉良好。
--
修改:RealBetis FROM 202.121.147.*
FROM 202.121.147.*
懂割P把上村教练关于强调对抗前场的逼抢的内容都引用了一遍发给教众,但是把这部分打他脸的部分省去了。教众高呼教主牛逼
【 在 S03037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声援周海滨,打董路脸呢
: 董路没反击?
--
修改:RealBetis FROM 202.121.147.*
FROM 202.121.147.*
跟内部内涵没关系,国内以前就是这样的,只不过懂割P为了流量吸引脑残粉下单,把这事做得比较极端以方便制造对立,全部二极管化。
你说传控还是大脚,本来就是都应该有的,曼城巴萨也开大脚,把防守反击和大脚绑定,至于说强调对抗、实战本来就是常识,要不克劳琛怎么搞以赛代练呢
【 在 mop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感觉是内涵董路呢,其实足球考验的主要还是球商,董路觉得目前这代人包括下代都没得救,打好防反就谢天谢地了,老外觉得还能抢救一下,至少要迈出第一步,否则永远没有改变的可能,这个短期内也没法验证谁对谁错,但有一个大方向是不错的,就是尽量去欧洲
--
FROM 202.121.147.*
这就是懂割P误人子弟误导舆论的地方
现代足球还真不是这样子,无论英超还是意甲,弱队打强队一样强调传控,哪怕控球率最后算起来只有20-30%,哪怕后场发球被断导致丢球,这也是我最近看球比较惊奇的地方(以前没怎么关注弱队比赛内容只看集锦,或者没怎么关注他们的打法)
比如你看昨天意甲主场恩波利0-3输给国米的第三球,英超升班马伊普斯维奇一样是后场门将短传站在禁区线4个位置散开布置的后卫,后卫传中场,层层推进
过去我们只说西甲这些强调技术的球队注意传控,日本打西班牙控球率低也算传控,马来西亚越南这些队伍打脚下是传控。其实现在是全欧洲都在传控,英冠英甲我不了解。弱队打强队固然不可能控球率高,但是没有后场的传控就更没有办法拉开对手的空挡,无论是地面球直传还是高空球长传都难以找到对手防线的破绽,你前锋有速度有力量有高度都没用,弱队可能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在密集防守摆大巴,但是能打出百分之十时间的传控就有机会形成致命一击。现在的防守反击大脚长传数量已经远远比不上地面球配合直传了,尤其是弱队。
懂割P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低龄球员高空球不行,容易失误,显得他的理论准确,其实12岁越往后球员越不容易高空球失误,对高球的判断越来越准。清华附U13决赛输给鲁能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明明清华附球员能力更强,但是打出业余的大脚足球,鲁能第一点基本没输过,汪强只要派一个人保护二点就行了。
至于青训就是为了培养球员,懂割P居然冒出了从小输长大怎么赢这种奇葩怪论。。。。。。。中国国少国青以前小时候赢了不少啊,长大怎么输了呢,比如韦世豪,日本以前一直输后来怎么赢了呢
【 在 forthehorde 的大作中提到: 】
: 董路难道就不会传控了?对面太弱抢不到球,自然就踢成传控了
--
修改:RealBetis FROM 202.121.147.*
FROM 202.121.147.*
现代职业足球都是明明可能被断,还要坚持后场传控层层推进,更何况青少年足球应该以培养球员为首要目标,而不是输赢为首要目标
懂割P不是说面对打不过的对手大脚,打得过的对手一样盲目大脚靠小邝的速度吃对手,这就是我们过去一直诟病的小时候靠身体和速度,长大了p都不是,中国过去国少国青过去都是靠这么干的
【 在 mopo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分歧就是打不过的情况下还要不要传控,就像现在流行的后场倒脚一样,明知道门将传后腰容易被断,是不是还要坚持不开大脚
--
修改:RealBetis FROM 202.121.147.*
FROM 202.121.147.*
传控失误的是人,而不是战术不行,我们都认为高洪波那时候是传控,哪怕打得是防守反击
而且也没有什么后场传控失误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洪波那届就坚持传控,打得很辛苦,但效果还不错。
: 我觉得非正式比赛都应该打传控(如果认为传控是正确的道路的话),或者再坚强一点,世预赛也坚持打传控,哪怕失误很多,输球很多,也坚持传控。
: 恐怕不行,相当多的人要成绩,相当多的人看失误(李明和王栋都有阴影)。那就世预赛,
: ...................
--
修改:RealBetis FROM 202.121.147.*
FROM 202.121.147.*
所以说懂割P的错误观念造成了大量传播祸害不小
就像网友datongdhu说的,野球场上这么踢肯定被骂,不带他玩
但是小孩踢球却教他们开大脚。。。。。。
【 在 wnj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小追求成绩,过早进行选拔。
: 正在进行的京少联赛,U9是五人制。五人制场地小,按说目的应该是更多的触球、更快
: 的观察和决策、更合理的技术动作、更高的传球精度。实际上,不少比赛中,后场的边
: ...................
--
修改:RealBetis FROM 202.121.147.*
FROM 202.12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