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选择的国少球员才100人,这明显是瞎说的,全北京这个年龄段的球员都不止100人。我孩子从小学到初一一直学足球,作为一个球迷,一个学球孩子的家长对青少年足球接触比较多,也比较有发言权。至少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青少年踢球的并不少,家长也愿意投入,每年几万到十几万的费用,一般家庭也出得起,从教练到场地到比赛机会其实也都还不错。但是真正想走专业足球道路的孩子却很少,95%以上的家长都是让孩子锻炼身体,培养一个爱好就完了,真正有天赋的靠足球这个专业进重点中学,进大学,也就这样了。所以大部分孩子也就练到小学毕业。职业化待遇如何,竞争怎么样,其实没有多少人关注这个。
【 在 BirdFans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的根本问题是踢球的人太少,水平怎么样并没有那么重要。参与的人多了,就是良性循环了
: 参与的人少,选材范围太小,选出的都是阿斗,当然不行。
: 你得想想诸葛亮是怎么来的,欧洲为什么那么多高水平的球员,那是因为人家几乎每个人都踢球,那些球星是从大量参与者里面挑出来的
: ...................
--
FROM 115.1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