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化改革之前,我国的青训也存在类似中小学足球队、业余体校-省市青年队-国家青年队这样的体系架构。在很多足球传统不错的地方,借助这套体系的正常运转,我国当年也出现了不少足球文化浓厚的地方。
足球城大连就是个中翘楚。
旅大开埠之后,因为与外国接触较多的原因,占了风气之先,不少体育运动的开展都很早。
据了解,到了1949年,大连已经能够组织初步的城乡足球联赛。解放后,利用这一优势,大连就成了足球重点发展地区。
几十年的时间里,东北路小学走出了数十位男女足国脚,超过300名专业运动员。
东北路小学足球掌舵人是总教练柳忠云。柳指导作为辽宁足球名宿,退役之后便一直带着东北路小学。
严格意义上来说,东北路小学的足球与学校是“两套人马”——“足球上是柳导的事,学业上是我们的事,我们各管各的,但是互相协调。”一位东北路小学的领导这样说。
踢球的孩子平时会被打散到普通班级中去,与其他孩子一起上课,他们的学习成绩由学校来抓,但在足球训练上,他们的成绩就由教练团队来抓。
东北路小学最大的特点,便是学生人手一只足球,每个班级都还有一支男足和一支女足,校内联赛的成绩还会加入综合评比,每周的足球课都保持着专业教练带队。东北路的教练几乎都是专业球员出身,有人甚至还会被调到国少队任教。
而与后世足校最大的区别是,东北路没有高昂的培训费,因此,从这里走出来的球员,很多人的家庭并不富裕。
对于孩子们的家长来说,每年最大的开销也就是冬训的时候,因为东北路的冬训是需要学生家长自掏腰包的,仅此而已。
由于东北的冬天很冷,再加上场地的积雪,已经不适合进行足球训练,因此,冬训这个传统已经在大连延续了几十年。不光是东北路,当时大连的很多小学都有冬训。
东北路小学不但不收费,在困难时期,甚至还补助学生。哪怕在生活条件最为艰苦的年代,如果孩子有天赋,能送到东北路小学踢球,东北路每天都会给孩子一磅牛奶。
那个年代的一磅牛奶啊!
在大连足球的鼎盛年代有四大巨头——甘井子区周水子小学、中山区青泥,西岗区的实验,还有沙河口区的东北路,那个时候比赛打起来很有意思,所以苗子出来的也多。
当年,大连足坛就流行一个词叫“西沙大战”,指的就是在校园足球领域,西岗区和沙河口区争霸的局面。
那个年代,大街小巷都是踢球的孩子,据大连足球“活字典”朱元宝回忆:“有大连足球教父之称的王赞瑛老师,每天骑着自行车,到处转悠发掘苗子。”
俗话说良好的选材就是成功的一半,王老师选材很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办法。少年足球队员的选材,最初稚嫩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要脑子好使,就是会踢意识足球,身体柔韧性好、反应机敏。那种鬼精灵、可塑性强的应为首选。
王老师还很看重少年队员的意志品质:品行是否端正,是否肯于刻苦训练,是否有集体主义精神、能否与队友密切配合,是否品学兼优等等,这些都要细致观察。那种脑子乱呼呼一摊糨糊式的,虽然身高马大一时还挺好用,但是发展前途不大的则不予录取。
当时大连踢球的孩子挺多的,例行的比赛可以选材,但是要真正发现好苗子还要向基层学校老师询问、沟通,了解更多的详细情况,而且必须长期私下里跟踪考察。
后来与王老师共事过的几位晚辈教练形容王老师选材时的形象是:每天骑个自行车,大街小巷不断地寻觅;裤子上两个口袋,一个是装着大生产牌香烟,一个是笔记本,见到在马路上或者胡同里踢球的好苗子,立马记录下来,经过数月考察,通过打比赛考核才最后确定收入队中。
90年代以前,不只是大连,天津、延边、青岛、广州、武汉、梅县,都是拥有杰出足球底蕴的城市。
据天津出身的北京国安预备队教练姜新元指导介绍,当年天津随便一块儿空地上就有踢球的小孩子,各个体校和青年队的教练晚上回家,就在旁边看看这些孩子,然后看出哪个有天赋,是个苗子,就直接联系家里人介绍孩子去接受训练。不少天津出来的国脚,都是这么被选中的。
偌大的中国,为什么到了如今,连这样一个县,一个市都没有呢?
足坛元老冯剑明一语道破天机。以前的业余体校是完全免费的,教练员完全是以发现和培养人才为目标。但现在的足校是以挣钱为目标的,很多条件不错的孩子因为经济条件的原因根本无法进入足校学踢球。
【 在 liuruo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连青训下滑的厉害,以前是苗子流失,教练流失,现在苗子也没优势了。
: 上海情况好太多。
:
--
修改:xmly FROM 73.225.94.*
FROM 73.22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