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不觉得仅以平均身高与平均寿命的提升来就能得出身体素质提升的结论,现在青少年缺练、偏胖、老年病低龄化外加一片片的四眼儿小孩就是很大问题,北京随便一个市立小学三年级,一个班哪怕45个人,戴眼镜比例是百分之十七起码,也就是差不多8个人,这个比例比三十年前高了足足五倍,等到了北京现在的随便一个区重点高中,上课时戴眼镜比例起码百分之六十五,下课时有一些摘掉了,但是近视发病率比三十年前提高了起码了一倍。。真的很吓人
体育课越来越压缩或者越来越混日子,现在北京中学生引体现上达标率是三十年前的一半儿都不到,小学生每分钟仰卧起坐个数比三十年前少了百分之三十。。。
吃得好了没用,身体反倒虚了。个子高没用,豆芽菜一堆堆,体脂率有问题,bmi超标。。。各种问题
平均寿命上去了,但平均体育锻炼时间下来了。。。
【 在 ltom1977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你的第一点,我很同意,职业化的大方向是没有错的,但如何职业化的方式方法,我们走错了。职业化不是一项政绩,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事业。日本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这点我前面的回帖中有提到。职业化离不开广大的群众基础,30年的职业化,我们的球迷群体和基础球员数目居然下降了,这真的是非常滑稽的事情。
: 关于第二点,我还是想说,国民身体素质确实是实实在在的提高了,平均身高,预期寿命这些,还有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文化教育的内卷在东亚确实是通病。但足球的没落归根结底还是整个职业化方式的错误造成的,一万个适龄青少年中可能有一千个喜欢运动的,这一千人里可能有一百个真正有身体天赋的,这一百个里可能有十个真正具备从事体育职业的,可能只有一个能成体育明星的。现代城市里面愿意给这一千,一百,十个,一个投入时间精力与金钱的家长其实不在少数,但我们的问题是,这一千个,一百个,十个,和一个孩子和他们的家长目前都不想让孩子去踢足球了。我膝盖废了之前经常去体育公园踢球,看到的情况是体育公园里踢球的大多数是30~50岁这个年龄群体,孩子们也不少,但都去打篮球,打橄榄球(培训班),跑步,玩儿飞盘了。再去看看体育专柜上,篮球装备,跑步装备甚至羽毛球装备已经占据了主要台面,专业足球鞋已经被放到了角落。我们现状就是,人们不是不热爱运动,而是不再热爱足球了。
:
--
FROM 117.1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