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皖雄原来是泉州人,可惜了呀
【 在 codex (。。)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zz悼念我的学生施皖雄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Oct 7 08:29:56 2021), 站内
: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Express 讨论区 】
: 发信人: wwkk (王), 信区: NewExpress
: 标 题: zz悼念我的学生施皖雄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Oct 6 07:21:14 2021), 站内
:
: 发信人: wsn01 (巫师宁), 信区: Military
: 标 题: 姚兴腾:悼念我的学生施皖雄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5 16:04:05 2021, 美东)
:
:
: 施皖雄(1963.10.06 -- 2021.10.01)
:
: 照片由中科大胡森教授提供
:
: 十月一日那天,胡森打电话给我,说施皖雄早上八时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感到
: 莫名的悲恸。
:
: 我自七十年代出道,以几何分析为世所知。我和学生 Richard Schoen 以及众多朋友花
: 了十年工夫,完成了现代几何分析的奠基工作。可惜我的中国学生在分析方面的成就,
: 比不上我早期的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学生,只有施皖雄和王慕道是例外。但他们都受到同
: 门的排挤,尤其以施皖雄为最,半生潦倒,才不得展,郁郁而终。
:
: 记得友人 Richard Hamilton 1978 秋天在康乃尔大学和我讨论,学习调和映射理论中
: J. Eells 和 J.H. Sampson 的工作,并在度量空间寻找类似的几何流。不久,里奇流
: 的概念就诞生了。由于当时没有适当的估值方法,没有办法再进一步。
:
: 1982 年,Hamilton 打电话到普林斯敦研究所,告诉我他的最新结果。对于里奇曲率为
: 正的情况,他找到了完美的估值。我大吃一惊,立刻邀请他来普林斯敦,详细解释他漂
: 亮的工作。我当时有六个x究生,我即时让其中三人做有关里奇流的工作。他们分别是
: 曹怀东、板东重稔(日本人)和 Bennett Chow。前两位的论文是 K hler 流形里的里
: 奇流。板东做的刚性定理,以后被莫毅明推广。曹怀东做的 K hler 里奇流,原意是给
: 出我和萧荫堂证明的 Frankel 猜想的另一证明。曹怀东没有完成这个使命,但却证明
: 了 K hler 里奇流的整体存在性,后人都需要用到这个理论。至于重证 Frankel 猜想
: ,直到如今,里奇流还没有给出完美的成果,尽管田刚多次在一些假设上来完成这个工
: 作(假如我们同意 Frankel 猜想成立的话,这些假设是成立的。)
:
: 1984 年,我离开普林斯敦,到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任教。次年即有十五名中国学生
: 来当我的博士生,施皖雄是其中一位。他本来是中国科学院钟家庆的硕士生。他的分析
: 能力比较其他中国学生强,所以我给他博士论文的题目是x究非紧空间上的里奇流。我
: 还记得,1986 年秋天我带着大伙去访问 Texas Austin。我让田刚学习在物理系的友人
: Philip Candelas 的工作。他倒是勤奋去读了 Candelas 还没有发表的文章,得到不
: 少好处。至于施皖雄,我们开了很多讨论班,连星期六和星期日都在x究估值问题。他
: 虽然是刚开始学习,但是学问突飞猛进。不久,我的朋友都留意到我这个学生了。
:
:
: 施皖雄(前排右)与导师钟家庆(前排中)
:
: 1987 年,我决定接受哈佛大学的聘书,由加州迁到波士顿。根据和哈佛大学的合约,
: 我可以带领四名圣地牙哥的学生到哈佛去。我挑选了李骏、施皖雄、田刚和郑方阳。施
: 皖雄 1990 年得到博士学位,论文极为出色,行内众口争传,深得 Hamilton 的喜爱。
: 很多名校都争取他去,Berkeley 的伍鸿熙教授曾多次打电话来,问施皖雄可否去
: Berkeley。结果发现施皖雄在没有征询我的意见前,自己决定不去名校。但他申请了加
: 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Hamilton 在那里当教授,又特别了解他的工作,圣地牙哥破例
: 聘请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做 tenure track 的助理教授。直到今天,该校数学系的助理教
: 授都能升等为长聘教授。施皖雄也申请了普渡大学,那里的莫宗坚是研究代数的,我也
: 认识,不知道他用什么甜言蜜语,说服了施放弃了圣地牙哥而选择普渡。
:
: Hamilton 完成正里奇曲率的里奇流后,我建议他用里奇流来破解庞卡莱猜想,其中关
: 键在于控制里奇流中可能出现的奇点。我建议他把我和 Peter Li 的有关工作推广到里
: 奇流上去。这项工作极为复杂,没有想到他居然完成了。
:
: Hamilton 的工作在迈进。1995 年,我在哈佛数学系作报告,指出里奇流将要在不久的
: 将来,解决由 Thurston 提出的有关三维空间几何分类的猜想,同时也解决庞卡莱猜想
: 。我提议邀请 Hamilton 来哈佛访问一年,解释里奇流的重大进展,大学同意了。翌年
: ,Hamilton 来了。在他访问期间,给了很多精采的讲演。由于哈佛大学一般不聘请年
: 纪超过五十岁的教授,我企图说服 MIT 数学系去聘请 Hamilton,可惜还是不行。
: Daniel Stroock 告诉我的内幕消息是,田刚虽然到 MIT 不久,但要表示他的权威性,
: 他做了一个介绍,说 Hamilton 只懂得一个方程,前途不大,不值得聘请云云。
:
: 偏偏这时,普渡大学正在考虑施皖雄的终身教职, 而普渡大学不容许自己的导师写介绍
: 信,当时全球做 K hler 流形的几何分析的学者不会超过五个人,田刚是其中一个。田
: 刚这样的看法,做成了普渡大学不可逆转的裁决。Hamilton 的介绍信一般很晚才寄出
: ,据他说他将普渡大学臭骂了一顿,但是无济于事。当年游说施皖雄应聘的莫宗坚也没
: 有说出一句挽救的话。其实当时施皖雄已完成了几篇极有分量的论文,比同系研究几何
: 的同事的工作来得重要。无论如何,普渡大学没有充分的理由不给予施皖雄终身职位。
:
: 华人学者在美国的互动,由此可见一斑。此后施皖雄拒绝了其他地方的聘书。而讽刺的
: 是,当年瞧不起里奇流的人,在 Perelman 的工作出来以后,却摇身一变,成为里奇流
: 的专家了。
:
: 今天,天妒英才,皖雄不幸去世了。我记下这段历史,好让大家知道皖雄的学问是一流
: 的。他在里奇流的工作,比这几年来个别哗众取宠的做里奇流的中国学者来得重要。
:
: 现在挑选施皖雄几篇论文如后,可以注意的是:微分几何杂志(Journal of
: Differential Geometry,JDG)是几何文章最重要的杂志,发表过名家如 Freedman,
: Donaldson,Witten 等人的成名作。在 1997 年,就是施皖雄离开普渡大学那一年,微
: 分几何杂志发表了施皖雄一篇长达一百多页的长文 [8],假如这篇文章不是特别重要,
: 微分几何杂志是不会发表这样长的文章的。这件事可以作为一个客观的判断:施皖雄是
: 一个杰出的几何学家,在几何流这门学问上会受到数学历史的尊重,排挤他的同行们的
: 工作远逊于他,他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但是几何分析的历史会记得他的工作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01.88.201.*]
:
--
FROM 112.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