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9月9日发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在电子专用装备目录,集成电路生产设备出现了氟化氩(ArF)光刻机和氟化氪(KrF)光刻机,这两者均属于DUV光刻机(干式、非浸润)。其中,氟化氩(ArF)光刻机的光源193纳米,分辨率(Resolution)小于65nm,套刻(Overlay)小于8nm。
此次推广的氟化氩光刻机的套刻精度(Overlay Accuracy)小于8nm,套刻精度就是常说的“多重曝光能达到的最高精度”。按照套刻精度与量产工艺1:3的关系,这个光刻机大概可以量产28nm工艺的芯片,大致相当于ASML的型号1460K光刻机。ASML于2015年出货的TWINSCAN XT 1460K的光刻分辨率为≤65nm,但是套刻精度更高(<5nm)。
28纳米虽然不是特别先进技术,但依然意义重大,因为这是芯片中低端和中高端的分界线。目前除了最先进的CPU、GPU、AI芯片外,其余的工业级芯片大多都是28nm以上技术。中国的家电、汽车等各类工业品,可以突破西方国家设置的重重封锁,自主生产销售。
对于国产光刻机厂商来说,从干式DUV转向浸润式DUV这一过程还存在很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要知道在2010年代前后,ASML就是依靠浸润式DUV光刻机(2006年就推出了首台量产的浸润式DUV光刻机XT 1700i),打败了当时的光刻机两大巨头佳能和尼康,确立了霸主地位。
--
修改:wahrheit FROM 119.39.112.*
FROM 119.39.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