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是从知乎转载的?帮你贴一张国际糖价的历史走势图。
国际糖价在1974-1975年和1980-1981年出现了两个巨大的尖峰。
这到底是由供需基本面,还是资金技术面,或是国际局势所决定的呢?
【 在 DDOO 的大作中提到: 】
: 斯坦利·克罗(Stanley Kroll)在1967年做多白糖期货,尽己所有的去研究市场,最后认为在2美分/磅附近做多白糖期货。价格2.00美分/磅是什么概念呢?这意味着装糖的麻袋成本和装糖的人工费就超过了2美分,还别说里面装了一麻袋糖,所以认为这已经是最低的成本价了。
: 市场并没有反转,反而是继续向下,从1967年又跌了两年,一直跌到1969年。他一直都没止损,而是死守,中间还加仓,最后跌到1.33美分,意味着又下跌了30%。对于杠杠的国内期货而言,30%的仓位,价格下跌30%,那就意味着爆仓,何况外国的杠杠率更高。所以斯坦利·克罗被要求追加保证金,否则强平。
: 克罗面临爆仓,濒死一线,他只能四处找朋友,找亲戚借钱追加保证金,才避免账户被强平。很幸运,1969年白糖开始企稳上涨,步入了五年的大牛市。他凭借着对于白糖的基本面研究和图形研究,中间任凭行情的清洗和调整,也不担心巨大的利润回吐,而是极其相信白糖的大行情,一直持仓,中间不断加仓。白糖在1974年达到66美分/磅的高潮,价格翻了30倍啊,但对于杠杠的交易而言,克罗赚了3300倍。意味着克罗投入1万,就可以赚3300万,成为美国知名的交易高手之一,成名作。

--
FROM 119.3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