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单向通行”社交
下班后,无安排的我婉拒了朋友的邀约,走向地铁站,换乘两班地铁,到家。这座城市的夜生活谈不上有多精彩,却也生机勃勃。离我家步行五分钟,就是本市最有名的酒吧,有时下班晚了,能看到妆容精致的女孩子们三三两两往那头儿去。可我明白,这份风情不属于我,也不会属于我。
一人独居、两眼惺忪、三餐外卖、四季淘宝……是很多城市独居者的状态。城市越大,人越不可避免地滑向孤独。于是有了垂直细分型的社交模式——“搭子型”社交,下班有下班搭子,零食有奶茶搭子,周末有登山搭子、徒步搭子、露营搭子。搭子社交不用费神费力,短暂的关系不会造成负担,但足以维系短暂的快乐和轻松。
沃尔泽提出“社会的高度流动性会催生孤独的自我”,人们的社会身份随着不再固定于特定地域的社群而产生了流动,获得不同的身份认同和归属关系。搭子社交似乎成了这段话最好的表达。
只是,现在的我,连搭子社交的归属感也在不断消解。公司组织过免费的羽毛球、游泳、瑜伽等活动,我一次都未参加过。取而代之的是每天清晨5点半起床,铺好瑜伽垫,换上运动内衣,打开投影,在客厅里跳满一小时的美丽芭蕾、帕梅拉。洗漱干净后,戴上耳机,打开音乐软件,上了地铁打开社交网站。在大数据的作用下,推送内容也是我的心头好,我会在中意的话题下留言。
到家后的闲暇,我的社交也从QQ群、微信群改成了视频网站,关注UP主的每日更新,刷新首页推荐,点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没有交互,没有反馈,连条弹幕和评论都懒得发。这样的状态对我刚好,不需要任何费心的社交,不需要寻找关系的认同,只需要接收单向的信息。
我并不孤独。孤独就代表个体本身还存在着期望社交的欲望,只有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才产生痛苦。我也不排斥社交,只是需要提前一周预约,我可以欣然承担路程、计划、花销、预算,等到社交的那天,对方只出个人就可以。在社交过程中,我会尽量提供情绪价值及情绪缓冲。
同时,我是孤立的。我的社交正在瓦解,我的附近正在消失:和邻居之间最大的见面机会局限于电梯之中的几十秒、和街边小店的最大联系是扫码点单或者外卖直送,甚至和外卖小哥的联系也仅限于存入外卖柜的提示短信。
单向通行的社交并非是我独有,而是表现形式不同:看直播、刷抖音短视频、看演出……我们越来越趋向于在公开场合保持安静,比起参与者,我们更偏向于成为一名观众。因为在观众席上,我是安全的,我不用成为标签,也不用选择站在哪一条标签的后面。在观众席,我是自由的。福柯提出过一个理论:当一所监狱的面积大于囚犯的活动半径时,他是感觉不到自己被囚禁的。
我有时候会想,我或许就是福柯口中所说的囚徒。我牺牲掉社群、牺牲掉归属感,获得了短暂的自由和效率。很可惜,我没能成为小时候幻想的光芒四射无所不能的样子,而是登上了非我所选择的舞台,演出非我所选择的剧本。
既然无法改变孤立的单向社交,那至少我能享受片刻的自由,毕竟,我为此付出代价。
--
修改:bacmcent FROM 110.53.0.*
FROM 1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