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北航名气那么大,有啥知名校友?
戚发韧算是
王永志也可算,不过王自己好象只认是清华校友
【 在 budhoovic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理工有大鸟,庆红
--
FROM 117.136.0.*
知名校友为啥非得是在北京当官的?
西工大的杨伟,哈军工的宋文骢在成都混得不牛逼吗
【 在 zjlt3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北京机会虽多,但上层机会多被清北人把持,其他学校的很难爬上去,只能在底层当打工仔。
--
FROM 117.136.0.*
没做过完整统计,一般人不知道很正常。
这个需要北航自己宣传部门做这个事,
否则又要被一张大国工匠表黑出翔。
【 在 budhoovic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是觉得人才培养有点出乎意料,北邮是专业面窄,规模小,
: 北航比北邮大不少,好像也没培养出几个响当当的人物
:
--
FROM 117.136.0.*
你说的是二千年以后了,
二千年以前毕业留京的不可能超过百分之二十。
那时候留京名额少,一般重点院校也就百分之十的名额
去各个飞所航院之类的调查一下,说不定能找到一堆。
知名的我目前只知识神舟号总设计师戚发韧,52年清华航空系
然是院系调整并入北航。
但我猜也不会太少,只是军工行业一般人不知道
【 在 zjlt3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航大部分毕业生还是留在北京吧。
--
FROM 117.136.0.*
你有统计数据?
两千年前正常是每届百分之十的留京名额。
两千年北京才取消限制,有接收单位就可落户。
【 在 Sukhoi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航90年代留京的不要太多,基本三四成以上。
--
FROM 117.136.0.*
北航此前是搞航空为主,航天为辅,
各地有很多飞机所、有大把的飞机制造企业,
贵州大三线就一大堆(那会儿好多厂子还有北航的照顾录取名额)。
而且91年后已经开始双向选择,不全包分配,
99年以前又正好是航空航天最落寞的时候,各单位招人极少,工资又低,
多少飞机及配套厂的子弟是给了照顾录取名额都不愿意去北航。
那几年一堆飞行器设计的毕业生在系统内找不到工作,还得交培养费自主择业。
你要是在90年代中期去过北航的校园,再对比一下2000年以后北航的校园就知道了,
云泥之别。
【 在 Sukhoi2010 (笑对人生)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包分配的时候,按照专业和家乡所在地分配。
: 北京集中了航天企业的绝大部分,很多人家乡又没有航天企业,所以很多留京的。
: 去一院二院三院看看吧,很多北航毕业的。
: ...................
--
FROM 111.203.228.*
一共8家
【 在 pingguofei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只是三家:清华航空工程学院(约400人),北理工航空系(100多人),川大航空系(几十人).
--
FROM 111.203.228.*
说历史沿革的时候肯定不能否认另外5家航空系的存在啊
【 在 pingguofei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8家是上溯到清华\北理\川大航空在1950到1952年的历史.
: 本来是各校航空系逐步合并到清华,京工,川大.但到了1952年,考虑到朝鲜战场的惨烈和国防军工需要,国家决定集中起来建航空学院,就把这三家合并了.并把北航建校日定在了1952年10月25日.这也是为什么说教育系统中北航是代表了抗美援朝.
--
FROM 111.203.228.*
我是根据北京市政府的留京政策推导难以超过20%
(10%的留京名额,考虑到北京有不少航天企业,翻了一番)
你非要说30到40,那就别凭你的感觉、目测,来点干货,
你就给个大概样本数据就完了
比如9x届xx系,超过30%留京,你可以找个留京数量最多的系,
不用给出全校的,也算你对。
拿个1院5院里很多北航毕业生这种说法根本没用。
【 在 Sukhoi2010 (笑对人生)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明白你要说啥。
: 双向选择北航留京的更多,还有出国的,航空院校不假,但去航天系统的更多,就为了留京,无他。当然后来跳槽更多,所以给人留下了不踏实的印象。
--
FROM 111.20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