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全国高考成绩放榜,在青海省的理科榜上,周浩以660分的成绩荣获全省第
4名。拿到这样的好成绩,可以说全国任何大学、任何专业都可以随便选。
?
周浩的亲戚朋友在得知情况后,都为家里出了个清华北大学生而骄傲,就是他父母,也
想着那肯定是清华北大了。毕竟在世俗的眼光里,清华北大就是中国最好的学校,考上
清华北大,那就意味着前途无量。
?
但周浩却对清华北大不以为然,一心想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因为他喜欢手工。一听到
周浩有不打算报考清华北大的想法,父母和老师都来劝说周浩,跟他说只有高学历才会
有好工作,何况全省第4名这样的好成绩,不上清华北大就是浪费。
?
经过身边一帮人的劝说,周浩最后还是听信了前车之鉴的老人言论,不情不愿得报了北
大生命科学系。
?
进入北大后,周浩本想着在学习中找到新的兴趣,他放下了自己的手工爱好,拿起课本
走进了北大生命科学的课堂。但他完全体验不到课堂的乐趣,听不完的理论、上不完的
自习,让他对学习产生了倦怠感。
?
学着一个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专业,再加上从优秀到平凡的落差,周浩的学习成绩一落
千丈。在别人眼里他前途不可限量,但真正的煎熬和痛苦,只有他自己清楚。
?
他也曾去旁听工科专业的课程,试图找到新的人生方向,可是也只能听听理论课,无法
实践操作,因为实践课只有工科专业的学生才能参加。他也曾想过转专业,但真正操作
起来,却发现难上加难,不仅有高考分数的门槛,还有所转专业的测试,而他此时的成
绩是一塌糊涂。
?
转专业没有希望后,周浩的打击接二连三,心中的迷茫与消沉与日俱增,他困在了这人
人羡慕的象牙塔里。
?
后面周浩思索再玩,他觉得不能再这样浪费自己的人生,这样下去不仅自己所学的专业
学不好,自己感兴趣东西也做不到,他选择休学一年来调整自己。
?
在休学的这一年时间里,周浩参加了很多社会工作,经历了现实工作的残酷之后,他也
明白了“好工作确实需要好学历”的道理。
?
后面他回到学校,本以为自己会奋发向上,但他依旧对学习毫无兴趣,此刻他知道自己
如果再这样勉强下去,后面估计连北大的学位证都拿不到。
?
2011年,在经过一番了解之后,他毅然决然地选择追求自己的梦想,从北大转学到北京
工业技术学院。他这个胆大的行为,让别人都觉得他太傻了。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北大
的生活,就算再怎么光鲜亮丽,对于自己来说,终究是不合适的。
?
这次周浩不打算听取任何人的意见,他知道自己的兴趣就在数控技术,那时中国与制造
业世界领先的德国之间的差距还很大,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缺乏知识和实践
俱佳的复合型人才,这才是他想要走的路。
?
转学到北京工业技术学院后,周浩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关注,校领导对于迎来这样一位学
霸表示非常兴奋。他们根据周浩的实际情况,给他配备最好的学习条件,小班授课,让
他每天都有机会进实验室做实验,将周浩的兴趣发挥到了极致。
?
而周浩也不负众望,很快就成为了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还拿到了不少专业奖项,
在北京工业技术学院他总算找到了自己的天地。
?
2014年,在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上,周浩以优异的成绩夺得冠军。后面在周浩毕业之际,
很多企业都不想错过这样一个人才,纷纷给他开出高薪,想要聘请他,这是社会对他最
大的肯定。
?
但是周浩拒绝了所有企业抛来的橄榄枝,他最终选择了在学校教书育人。凭借着他高考
学霸的底子,再加上他对数控技术深深的迷恋,周浩无论是理论还是动手能力,都非常
厉害。课堂被他讲授得融会贯通,生动有趣,因此他也受到了很多学生的热爱。
?
2018年,他又代表北京工业技术学院,参加了全国技工学院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夺得了
机械组一等奖的桂冠。
?
现在的周浩可以说是熠熠生辉,不仅是北京工业技术学院的一名优秀青年教师,还被北
京作为高技能人才引进,工作和户口都解决了。
?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功标准,不管外人怎么看他,但他心里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那也是一种自我的成功,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
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遵循世俗的眼光,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真实
感受,这样的结果也许可能会不错,但未必能够让自己感到开心快乐。
?
像周浩这样,如果他坚持在北大读书,或许也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绝不能像现在
这样,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耕。
?
当学历和兴趣相冲突的时候,可能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学历,但周浩却用实践证明,兴
趣比学历重要得多。
--
FROM 113.8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