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北工大强于北理工
北航参加西工大组建?你确定?
【 在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1960年组建北京工业大学时有北理工(北京工业学院)参与;
: 1957年组建西北工业大学时有北航(北京航空学院)参与。
: 所以名字不重要。
--
修改:Sukhoi2010 FROM 124.64.22.*
FROM 124.64.22.*
那特么叫院系调整,溯源的话都特么是大清中央之类的。
【 在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确定了,北航材料加工系西迁并入西航,参与组建西工大,时间比西北工学院那帮人从咸阳走到西航,还要早呢。
: 西工大迄今为止唯一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就是由北航材料当年的西迁学生张立同院士获得。
: 张立同院士是我校1956级校友,是著名航空材料专家,最近她的科技成果“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获得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也是母校北航的光荣,北航校友会向她发去了贺信,张院士立即回信,对母校的关心表示感谢:
: ...................
--
FROM 124.64.22.*
又不是一年就搞定。
【 在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院系调整是1952年
--
FROM 124.64.22.*
你觉得一个建校五六年的去援建建校二十多年的有人信?
【 在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1952年秋,中央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教师思想改造的基础上,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北京"八大学院"等,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为原则,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工作,调整于1953年基本结束。
: 院系调整后,全国高校数量由1952年之前的211所下降到1953年的183所。
--
FROM 124.64.22.*
进一步院系调整罢了。十几年以后还有哈军工一系整体迁入呢?还有交大西迁呢。
【 在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事实就是如此,以建校五六年的西航为主,把建校五六年的北航材料迁入,再把建校二十年已经被拆的十不剩一的咸阳西北工学院的余部迁入,组建了崭新的西工大。这其中,北航材料西迁力量中的张立同脱颖而出,以实力成为西工大科研代表人物。
--
FROM 124.64.22.*
这个词还差不多。
【 在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政府官方用词:合并组建西工大
--
FROM 124.64.22.*
那不过是把别人给他的又转给第三者罢了。
援建只能是中央北洋南京交通之类被拆分的才算。
【 在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漏掉了最关键的历史:北航材料加工系西迁并入西航。而且这比咸阳的西北工学院东迁并到西航要早。
: 没有北航材料加工系西迁,就没有张立同并入西航,也就没有西工大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国家科技奖技术发明一等奖。
--
FROM 221.2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