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北邮90年代就很高了,甚至80年代也不低,为何
一个本科出身的两院院士几乎都没有?
--
FROM 124.127.135.*
可能太聪明了,有方校长那么smart?
【 在 ZhengZongdai 的大作中提到: 】
: 聪明人坐不了冷板凳
--
FROM 124.127.135.*
清北华五一样是分最高的行列,院士也是最多。
【 在 lay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分高的很多太自负清高,干不了总师这种协调活
--
FROM 124.127.135.*
似乎这几十年贵油一个本科都没有出过。
有一个张平还是陕西理工大学本科。
【 在 bibulou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想,一个技校会出院士?
--
FROM 124.127.135.*
这个行业我太了解了,只是夸张得很、过了头。
某邮电部长的夫人(某传输所)我曾认识,部长的北邮同班同学以及此同学的公子(北邮90年代初毕业)我都认识。
【 在 lclniuniu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年通信火爆的时候,考那么高的分数好不容易能狠狠的挣大钱了,谁傻逼去搞学术研究啊, 你要知道上世纪80,90年代这个行业的收入是其他行业的十倍起,在北京买房更是轻而易举,那批人过的比谁都爽
--
FROM 124.127.135.*
90年代运营商不可能10万年薪没那么夸张。95年左右HP、朗讯等拿4000元一个月已经算极高了。
2000年中国移动才从电信划出来成立,某部长的同学的儿子辞掉北京电信工作,因为钱少,进了朗讯发现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 在 lalaw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年深圳移动本科生十万年薪,90年代,属于能进的话立马不考研了。当年觉得财富自由我不过就这样的感觉。那时理发2块钱,上地的房子最多2000多,深圳房价比北京涨的还快。合理规划下挣几年钱就够了。不过能去深圳移动的也没几个,其他地方没这么好,但也过得去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FROM 124.127.135.*
真正高是几个软件公司。
90年代中后期例如新天地中文之星给牛逼程序员是3万多一个月,计一天1千。有时业余给他们干点活给钱很痛快。
【 在 lalaw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的运营商就这一个啊,深圳移动,我同学直接不考研了。杭州移动月薪6000,房补1000,我同学拿到了但他学习很好,还是考研了,这是他亲口说的。我研究生毕业时朗讯应该9300,反正觉得去朗讯挺高端的,腾讯我周围投的人都少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FROM 124.127.135.*
谢谢哦,查了一下费院士1955年生,1981年硕士毕业于北邮,恢复高考后第一批本科生1982年初才毕业(1977级),他如果真是北邮本科(大普),可能是工农兵学员,不是恢复高考后入学的本科
【 在 hipara 的大作中提到: 】
: 工程院信息学部主任是北邮本科出身的 费爱国院士
--
FROM 222.12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