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出的天才,老百姓就别多想了
【 在 artech8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北京的前辈,比衡水中学哭着喊去要去城里拱白菜的屌丝不知道高出多少倍
:
: 1968年,父母将13岁的他接回北京。张益唐在清华附中读了1年多初中,他的好记性让语文老师对他印象十分深刻。初中在读期间,他的父母先后被下放到农村。不久后,他随母亲前往江西,从事体力劳动。他的数学学习不得不中断。\[9\]
:
: 坐船回到上海后,张益唐又去书店淘在文革时期之前出版的一些数学书。\[9\]他在书店找到了夏道行的《π和e》。\[8\]夏道行的书使他回忆起了不少以前了解过的数学知识,而且重新激起了他对数学的兴趣。\[9\]他从中知道了π和e是超越数\[9\],但还不懂为什么π是无理数。
:
: 他半年后回到北京,但因为受父亲的历史问题影响,他没有就读高中的资格。\[9\]结果他没事就去北京西单书店翻看华罗庚的《数论导引》充实自己。\[9\]\[8\]《数论导引》当时标价5块5角,他的零花钱不够,买不起,只能经常跑去书店翻看。\[9\]他从中学到了一些有用的知识,其中包括π为什么是无理数。\[9\]1973年,他看到了陈景润对有关哥德巴赫猜想的“(1,2)情形”给出的证明(见陈氏定理)。\[9\]虽然完全不清楚技术细节,但当时的他自认为弄懂了大致的证明思路,满足了好奇心。\[9\]
:
: 张益唐觉得自己在上大学之前兴趣广泛,所以看的书也很杂,知识凌乱而不够系统。\[9\]数学不是他唯一感兴趣的科目,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对数学的兴趣一直是最强烈的。\[9\]对数学的兴趣后来成功支撑他走到了人生的高峰。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115.1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