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交流下强基。
我听到的消息是,第一批强基的目前在大三,正准备考研或就业。
考研的,只能考本校的,考外校不给免试推荐。
我就问,为啥三年前不说清楚,临到头才出这规则。
--
FROM 106.112.64.*
这种内循环对学术科研没一点好处,教育部由着高校瞎胡闹。
【 在 AF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光强基,各种实验班、拔尖班、卓越班等等,这些往往都只能继续读本校的研究生,不给推荐到外校去。这里面的坑比较多,报志愿的时候大学不告诉学生、家长,等入学后,学生和家长才知道还有这么个条件。
:
:
: ...................
--
FROM 106.112.64.*
让高三十七八岁的孩子,选定自己一生的职业,这是脑子有病。纯粹为了养活一部分没就业前途的高校专业,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可怜了象牙塔里的孩子。
【 在 foureyes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教育部才制定这个政策的。
: 降二十分,让100人去卷。看能不能出来几个人而已。
:
--
FROM 106.112.64.*
转专业的话,保研不行。考研没限制吧。
【 在 anna003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本校跨专业考研吗?
:
--
FROM 106.112.64.*
看到个消息,2022年强基报考人数比2021年大幅减少。
估计2023年会继续降低。坑被暴露了,考生更加理性。
【 在 AF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光强基,各种实验班、拔尖班、卓越班等等,这些往往都只能继续读本校的研究生,不给推荐到外校去。这里面的坑比较多,报志愿的时候大学不告诉学生、家长,等入学后,学生和家长才知道还有这么个条件。
:
:
: ...................
--
FROM 106.33.81.*
自己考问题来了,据说没有学士学位证,硕士证有没有,直博的可能也没有。
这是准备出个小问题,直接高中学历的架势,有点狠啊,中间不给学位。一撸到底。
【 在 maxwell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错了,是本校可以免试推荐,只能本校而且不能跨专业。
: 如果自己考,随便。
--
FROM 124.1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