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放弃清北报武大的湖北状元不是雷军
以前,北大武大差别不大。武大60%的学生分数也可以上北大。
就看你敢不敢报考了。
以前所有的重点大学一小半学生分数都可以上北大清华。
后来是改为估分报志愿,就少一大半了。但是重点大学仍有一大群可以上北大清华的。
到现在分数出来后报志愿,基本上北大清华彻底垄断了高分
--
FROM 223.104.40.*
【 在 Ren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好像能上的原因是别的高手不敢报,不是北大和武大差别不大,有少数人捡漏导致北大录取分数低,问题来了,先不说你这60%的真假,你真觉得60%的武大学生能上北大?武大有60%可以上,其它不次于武大的是不是至少有一半可以上北大的,北大能放得下这么多人?你这只是理论上可以上,实际上根本上不了,当年武大也只是看起来有60%能上北大,实际上这帮人除了极少能捡漏的,在哪个年代哪个制度下都上不了北大,这就是群体博弈的结果,要么稳稳上武大,要么冒险报北大然后极大概率被刷,实力不行就别想着无风险上北大。
:
以前,北大和其他大学区别不是很大。没有现在这么高高在上。
以前报考,基本上都趋于保守,否则就是去二本。
--
FROM 120.219.119.*
【 在 kaens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85年在荆州读小学,从来没觉得五大和北大差不多
厉害。
小学都知道武汉大学了,
--
FROM 120.219.119.*
【 在 Ren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好像能上的原因是别的高手不敢报,不是北大和武大差别不大,有少数人捡漏导致北大录取分数低,问题来了,先不说你这60%的真假,你真觉得60%的武大学生能上北大?武大有60%可以上,其它不次于武大的是不是至少有一半可以上北大的,北大能放得下这么多人?你这只是理论上可以上,实际上根本上不了,当年武大也只是看起来有60%能上北大,实际上这帮人除了极少能捡漏的,在哪个年代哪个制度下都上不了北大,这就是群体博弈的结果,要么稳稳上武大,要么冒险报北大然后极大概率被刷,实力不行就别想着无风险上北大。
:
以前信息不透明,最早时候,你个人就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也不告诉你
--
FROM 120.219.119.*
【 在 Ren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好像能上的原因是别的高手不敢报,不是北大和武大差别不大,有少数人捡漏导致北大录取分数低,问题来了,先不说你这60%的真假,你真觉得60%的武大学生能上北大?武大有60%可以上,其它不次于武大的是不是至少有一半可以上北大的,北大能放得下这么多人?你这只是理论上可以上,实际上根本上不了,当年武大也只是看起来有60%能上北大,实际上这帮人除了极少能捡漏的,在哪个年代哪个制度下都上不了北大,这就是群体博弈的结果,要么稳稳上武大,要么冒险报北大然后极大概率被刷,实力不行就别想着无风险上北大。
:
以前信息不透明,最早时候,你个人就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也不告诉你
--
FROM 120.219.119.*
【 在 phha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扯了 还60%
: 哪有那么些捡漏的
:
不是捡漏,而是生源趋于扁平化。
当然看你胆子都不够大,运气够不够好。
以前估分填志愿经常出现,今年这个重点大学分数爆高,明年直接一本线。
这类高校基本就是北大清华复交等,而一般都重点大学分数相对稳定。或者可以说绝大多数重点大学都是一本线加个一二十分。
--
FROM 223.104.19.*
【 在 peace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分也能上北大,但没上就是没上。
说的对,没上就是没上。每一年总有几个牛大学断档一本线的
以前清华北大断档都是常事
--
FROM 120.219.119.*
【 在 wuspd 的大作中提到: 】
: 八十年代常事,1988年黑龙江高考400多分理科上了哈工大本,电子专业
: 年轻同志们不理解正常
年轻人想不到以前报考方式
--
FROM 120.219.119.*
【 在 yao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仙桃市县级市
: :雷布斯是仙桃市理科状元,不是湖北省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雷军离省状元好像还差了四五千名呢
--
FROM 120.219.119.*
【 在 div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真是胡说八道,绝大多数重点大学才是踩一本线。清北就算小年也不可能这么低。
清华北大小年很明显,不过能直达一本线的大小年不多。
复交浙,南开等小年基本就是一本线,大年分数比清华北大都高
--
FROM 120.2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