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在普通批录取前,还有提前批,主要是特定的学校,如军校警校、国防生计划、医学类定向生、国家免费师范生等。后来提前批又推出了强基计划和专项计划。
其中专项计划旨在增加农村和贫困地区(脱贫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拓宽农村学生就读重点高校的升学渠道,促进教育公平。
国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被无良的大学给玩坏了。
高考志愿填报究其根本就是打信息差。对于城市考生而言,在家长、老师以及付费顾问的指导下,基本上没有信息差,他们对职业规划和专业选择非常清楚。但是对广大的农村考生而言,父母和老师的眼界本就不高,更别提专人予以指导,信息差依旧存在,面对眼花缭乱的大学及专业无所适从,最易踩坑。
鉴于此,一些大学将90%以上的普通专业和冷门专业提前招生。一则解决了非主流专业的招生计划,二则把少数热门专业放在普通第一批次招生,拉高录取分数,进而提升学校档次。
这种招生方式被称为“超短裙招生”。最早是上海某几所高校这么干,后来大家有样学样都这么干了。
不过夜路走多了总会撞到鬼。今年大学招生的鬼把戏也不是很灵。
此前,不少省份的国家专项计划报名空缺,不得不反复征集志愿。其中就包括不少985和211高校。
7月14日,河南省招生考试信息网发布的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征集志愿通知显示,共有173个招生单位面向考生征集志愿,其中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院校146所,包括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985高校在内的数百个专业未录满。
同天,宁夏教育考试院网站发布国家专项计划第二次征集志愿的通知,7所院校的30个计划。其中宁夏大学的阿拉伯语后来还进行了第5次征集志愿。
7月15日,四川教育考试院发布《关于国家专项计划录取院校未完成计划征集志愿的通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等985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从而进入征集志愿行列。
7月20日,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发布的征集志愿说明显示,该省的国家专项计划已征集了6次,而进入6次征集志愿的是贵州民族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
作为一个利好农村学生迈进重点高校的升学渠道,国家专项计划居然“遇冷”,真是充满讽刺。
从各地征集志愿的专业分布来看,文科类包括新闻传播、公共管理、外语等,理工科则包括土木工程、智慧建造、生化环材类等。
他们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乃至四五六,不坑死一批农村考生不罢休。
--
FROM 218.10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