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学校徽,其真正的核心还是中间篆书的“北大”二字。篆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书体,可以说是中华文明源头时期的文字,其地位可类比西方人视野中的拉丁文。正如欧美名校喜欢在校徽上写拉丁文以显示历史感一样,北大校徽上的篆书,本身就是追本溯源的、对悠远中华文明追崇的产物,也彰显了北大作为中国第一学府的深厚底蕴。此外,自上而下的书写方式也是符合古代传统的,且不会产生是从左向右读还是从右向左读的困扰。
在校徽中使用篆书汉字是北大所开创的,此后有不少大学也在校徽中使用篆书汉字,比如复旦、南开、西北大学等。但北大校徽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两个篆体汉字,而且也是有精心设计的。首先是做了一定的变形以适应圆形的外框,有种圆润的感觉,且让两个字交接处位于圆心;其次是设计为完全左右对称,无论是从正面还是背面看,图形都是一样的。北大作为中国历朝历代最高学府“太学”的正统继承者,这样的校徽与其身份还是相称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至于外围的一圈英文,这本就是后来才加上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外国人辨认。仅此而已。注意,这跟首尔国立大学、香港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东施效颦、沐猴而冠的学西方大学那样也在校徽上写个拉丁文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人比较喜欢人大的,既抽象又形象,耐人寻味~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3」
--
FROM 101.87.211.*